仁里村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21年7月被列入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同年1月被命名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柳堡镇人民政府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组织编制仁里村“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村域内“一张蓝图、一本规划”,突出底线管控,同时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衔接上位规划,确定目标定位。依据仁里村在《宝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宝应县镇村布局规划(2022版)》 《宝应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东荡片区发展规划》的定位,依托仁里村自然资源,秉承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村庄打造成以水产养殖、荷藕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姜氏祠堂文化为脉络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确保村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
落实底线管控,优化用地布局。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耕地保护任务和补充任务,守好耕地红线,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地块范围、保护要求和管控措施。保护村域内生态林地、湿地、水域等其他生态功能用地,按照“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的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开发活动占用、破坏,未经批准不得进行破坏生态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新建宅基地应在划定的宅基地建设范围内,且优先利用村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本次村庄规划,主要通过村庄内部的存量建设空间安排农房建设,主要可以在昌庄组、李庄组进行插建,满足搬迁拆并及村民分户需求。
因地制宜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建设以稻麦种植+蔬菜种植+荷藕鱼虾立体套养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形成“优质、品牌、特色、效益” 品牌效应。以仁里村鱼虾蟹养殖、荷藕种植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接二连三”,形成规模效应,产生规模优势。挖掘荷塘文化,创新景村融合。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丰富乡村旅游元素,合理规划布局、优化绿道,栽种特色果树,布置荷塘景观,在村域内合适节点建设网红打卡景点,举办“荷花节”,打造“荷塘+旅游”现代化产业融合新模式。根据村庄现状产业分布及未来发展方向,规划形成“一心一轴四片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仁里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姜氏宗祠等建筑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在规划中,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了重点保护,通过用现代建筑材料进行加固、修缮,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协调统一建筑群风貌景观。加强传统道路景观的重塑,整合村落原有道路系统,沟通道路网络,丰富道路两侧植物配置,增加慢行空间,提升游憩功能,串联活动节点,打造郊野绿道。
彰显田园风貌,注重村庄设计。整体村容村貌提升覆盖了村域全部范围,面积约7.85平方公里,目标改善住房条件、塑造特色风貌、提升环境质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启动区设计聚焦于姜庄组周边区域,面积约20.22公顷,目标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美丽乡村样板区。设计内容包括住房改善、公共空间和重要节点设计、环境整治提升等,旨在通过具体措施和整治引导,实现村庄的美化、绿化和文化提升,打造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