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村庄规划宣传专题
促产业融合发展,绘和美乡村画卷
发布时间:2024-11-11 16:53  来源:宝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构建乡村规划体系、提升乡村地区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为进一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支持推动乡村振兴、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开展,氾水镇组织编制了《宝应县氾水镇西园居委会村庄规划(2021-2035年)》

因地制宜,确立发展思路。西园居委会位于宝应县氾水镇,地处京杭运河西岸,紧邻氾水镇区,区位条件优越。村域内良田密布,河网纵横,宅临水路,田林相依,田园景观风貌突出。规划依托现有规模养殖、果蔬种植等农业产业,结合红色文化、田间学校等资源优势,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高效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田园休养、红色教育、农业研学为重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底线管控,以保护促发展规划落实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京杭大运河核心监控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河道管理范、村庄建设边界各类管控要求,综合考虑生态禀赋、经济发展、民意诉求等,深度挖潜存量资源,加强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利用,统筹安排村庄规划专项流量指标,逐步实现乡村建设用地总量减量化。

链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一产增效,做优做强现状特色产业,同时推广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和绿色化发展;二产转型,依托氾水镇区工业园带动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强化特色品牌塑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产拓展,积极宣传农民田间学校、红色文化等现状优势产业,强化运河生态文化廊道,发展休闲观光、教育体验等文旅产业,提高产业融合度,构建“一轴、一廊、三片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强化设计,彰显特色风貌。规划注重公共空间、村庄印象标识节点、文化要素边界、特色风貌塑造的引导。重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新增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停车场、文化广场,升级改造游园;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引导插空建设村民住宅;盘活低效闲置建筑和设施,结合文化资源与特色,打造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具有特色的丰富农文旅活动空间。

公众参与,落实主体地位。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村干部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形成村庄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确保规划更贴近民意、更符合实际,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凝聚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