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村庄规划宣传专题
“禅音袅袅、粮丰水秀”,擘画乡村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24-09-03 15:32  来源:宝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潼口村隶属于宝应县夏集镇,北邻柳堡镇,西邻氾水镇,因村内有一座潼口禅寺而闻名,村域总面积7.73平方公里。为引导村庄文旅发展,释放存量空间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东部旅游轴新节点”的目标,该村积极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一、坚持“多规合一”,统筹空间管控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传导要求,合理确定村庄发展定位“粮丰水秀 宜居潼口”,统筹安排村庄三生空间。加强对生态保护地、水域、优质耕地等的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优化布局,集约节约用地

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突出问题。通过对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进行优化,提高村庄建设用地集聚和利用效率,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三、坚持资源定主题,优化产业发展

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为发展方向,依托潼口村潼口禅寺文化名片和水产养殖基础,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构建以农造景、以景促旅、以旅强农的农旅结合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构建县东部旅游轴上的重要节点,打造文旅和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乡村田园综合体。“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徐徐展示“禅音袅袅、粮丰水秀”的乡村振兴的崭新蓝图。

四、坚持和美建设,塑造宜居宜业

坚持以人为本,从“自然生态、新型乡村”的两方面对村庄环境加以梳理定位,以多样性的农田植物景观为基底,以新型风貌的农舍建筑为骨架,以畅通便捷的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为脉络,融入农耕文化,建设集聚提升型村落,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域人居环境。

五、坚持多方合作,尊重村民意愿

潼口村村庄规划项目编制单位成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对潼口村展开走访和调查问卷,深入了解村民所思所盼,掌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征询村民意见和建议,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保障村庄规划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