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资源,优空间,促集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记者 叶海慧 通讯员 林四海 焦杰
与16个镇(场)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建立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点35个,建立健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网络。
首批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方案正在编制,项目实施后预计可新增耕地1.8万亩。
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各责任单位将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招标实施,力争本年度完成整治修复任务14.8公里。
……
自今年2月22日挂牌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完成转隶工作,各部门融合发展,围绕“护资源、优空间、促集约”,大力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扎实推进“五个新实践”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土地资源供给保障的质量,着力发挥资源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支撑作用。
全面节约集约用地 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供地遭遇“天花板”。市委市政府要求,持续加大闲产招商、零地招商,坚持“亩产论英雄”,更加注重亩均投资、亩均销售、亩均税收等关键指标,着力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前景好、财税贡献大的优质项目。如何在现有情况下挤压用地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主动,不断创新,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地方党政年度绩效考核,年初提请市政府下达2019年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任务,与16个镇(场)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建立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点35个,建立健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网络,不断加大永久基本农田执法巡查力度,并提前谋划永久基本农田核实补划和储备区建立工作。
同时,一方面充分调动各镇区积极性,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上半年以来,我市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入库规模1950亩,验收确认新增耕地面积193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地块已通过盐城市级验收,入库规模 3340亩,验收确认新增耕地3323亩;同一镇村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入库规模1180亩。一方面,主动对接省厅,最大化争取建设用地计划,年初省厅预下达年度用地计划1050亩。强化农用地转用征收材料审核把关,落实盐城泰东110KV输变电工程、弶港养护工区治超点共2个单独选址项目的申报,面积18.96亩。上半年获批1个镇村批次,面积409.48亩;2个挂钩批次,面积682.03亩;2个工矿批次,面积1141.37亩。
主动服务方塘方东二期匡围工程和方塘河闸下迁等项目,配合国华风电、广恒新能源、江苏竹根沙(H2#)300MW等海上风电项目办理涉海手续,积极支持项目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做好吉庆路南延、棉麻公司宿舍和阳光玻璃区域房屋征收工作。
科学编制2019年度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严格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出让计划开展土地出让工作,未经批准坚决不进入出让程序。上半年共挂牌出让经营性用地11宗,面积850.68亩,已成交8宗,成交金额13.1017亿元。工业用地挂牌出让56宗,面积1729.3亩,挂牌出让金额2.0427亿元,已基本全部成交。参加省厅交易平台完成补充耕地异地指标交易240亩,收益6235万元。收取17家企业土地年租金12.71万元。成功吸引全国前10强房企新城控股吾悦广场入驻,有力提升城市品位。
深化“亩产论英雄”导向,严把供地关口,未通过评审的项目不予供地。提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专项清理的实施方案》,督促各镇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做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充分运用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和土地动态巡查两个系统平台,实时更新各类数据。科学合理分析各镇(区)园区4A级建设用地数据,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相关高质量考核指标,助力我市获省委省政府表彰“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市”。配合做好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和2018年度实施计划,力争全年完成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780亩以上。
科学编制各类规划 拓展高水平利用空间
综合分析我市经济发展情况,推进发展规划、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湿地规划等规划方案深度融合,严守“用地红线”,“生态红线”,预设发展空间,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实施规划。组织编制1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规划,新增建设用地510.36亩;2个工矿废弃地复垦实施规划,新增建设用地998.18亩。提升湿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湿地开发利用的管理,组织编制《东台市湿地保护规划》,有效加强对我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助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成高铁组团控规编制成果,协助市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西溪景区开展控规提升编制工作,经济开发区和西溪景区已完成论证成果,城东新区完成中期成果。协助沿海经济区编制滨海湿地修复概念性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组织召开金阳广场北区、站南安置区等5个项目规划评审会。综合考虑各项规划,确定我市4个盐城市级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远景规模。
精心组织开展涉海整治修复。加快解决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工作进度,对国家下发我市的17个图斑,逐一明确处置标准、措施和要求,积极推进有关用海项目编制生态评估和生态修复方案,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方案经逐级批准后,正组织实施。编制完成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各责任单位将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招标实施,力争本年度完成整治修复任务14.8公里。
迅速组织推进我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编制工作,科学有序地引导镇村规划建设,已形成初步方案的成果。主动与省厅对接,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区用地问题。22个集中居住区所在镇,已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了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单位。
创新便民利企举措,提升高品质服务内涵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深化“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服务效率大幅提高。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及“四全”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上信息公开平台的迁移和整合;组织开展对2018年档案离线归档,有序处置机构转隶组建中的档案。上半年共办理完成各类用地审批报件774份,所有办件的及时性和准确率都达100%。
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不动产金融机构代办点,已完成11家银行的网络对接工作,全面展开不动产抵押登记银行代办模式。拓展“一窗受理”延伸服务,制定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数字电视业务集成办理实施方案,压减群众办事环节。继续推进不动产登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工作,已完成交易登记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存量房交易资金托管帐户开设、交易系统的建设,正在开发与银行拨付系统的接口,待监管帐户财务管理方案制定后全面推进监管工作。完成各类不动产登记17546件。
扎实推进企业服务。办理用地项目预审38件,工业项目批前登记14宗;办理江苏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送的投资项目监管信息223件,报送行政审批公示信息175项。核发选址意见书、用地许可、工程许可和乡村许可350份、设计条件40份、拆迁及道路红线26份、方案审查58件,组织竣工规划核实46次。完成海域证年审185宗;批复海域使用权续期96宗、变更7宗,办理临时用海4宗,注销海域使用权1宗,新确权海域27宗、海域使用权变更15宗正在办理中。
加大资源管护力度,坚持高标准要素支撑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着力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高效开发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保障。
有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严格把控时间节点,认真抓好新街葛墩、唐洋朝福等9个省投项目的实施;配合省厅验收组完成对五烈东里、富安上灶、唐洋郭沙等三个省投项目的验收;积极做好富安安澜、头灶前进两个拟申报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盐城市局、财政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初步设计已上报待省厅、财政厅审查。
从紧从严推进土地补偿到位。在征地方案批准后10日内完成征收和补偿安置房方案公告,提醒和督促所、分局做好方案公示,并加强对涉农补偿款的审核把关,上半年共发布征地和补偿安置公告8份,拨付土地补偿2770.4024万元,其中直付867.9365万元。
快速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农民不动产权籍调查。在全省各县、市试点镇“三调”成果验收时,被省“三调”办质量评定为A级,并成为盐城市目前唯一一家通过验收的县级单位。持续推进溱东、弶港、南沈灶镇农民宅基地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同步制定《东台市农民宅基地、农房换发不动产权证具体问题处理办法》,提前做好各类潜在问题的预案,保障换发证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矿产资源管理。狠抓粘土矿开采管理,杜绝大田取土制砖行为发生。加大油田勘探临时用地和开采征收土地的管理;做好地热新能源服务工作,主动与省厅、盐城市局沟通对接,做好黄海森林公园办理地热采矿权前期手续。
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截至5月份共立案41件,下达行政处罚13份,向射阳县人民法院依法申请强制执行5件,向东台市人民法院二次申请执行3件,对用地秩序较为混乱的4个镇(区)下发执法监察提示书。开展海域巡查4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查处海监案件3宗,结案1宗,收缴罚款4.119万元。通过巡查、群众举报、110转警、治安耳目提供线索等方式,先后出动警力203人次,车辆52台次,办理林政案件6起,林业行政处罚7人,行政强制执行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