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任务
2024年,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稳定面积、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深入挖潜增绿,打造高质量科学绿化的示范样板,计划完成成片造林6530亩(其中新增造林530亩、更新造林5000亩),森林抚育5000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3.5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绿美村庄13个,四旁植树30万株,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丰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重点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全面提升林业管理水平,铺就绿色大丰最美底色。
一是实施盐碱地植绿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原则,紧抓盐碱地综合利用契机,深挖盐碱地造林空间,重点推进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改善盐碱地生态景观,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采取土壤改良和水系改造等工程措施,着力提升盐碱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继续探索不同盐碱度条件下的适宜树(草)种、适宜密度,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造林绿化实用技术模式。
二是实施绿美村庄创建行动。强化“一带三网”(围村林带、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绿化建设,家前屋后、公共绿地、沟渠两侧、破损绿地、闲置土地要见缝插绿,不断增加村庄整体绿量;有序调优树种结构,以大乔木树种为主、合理搭配乔灌花草,因地制宜种植乡土树种、经济树种、彩化树种和木本粮油、鸟类食源树种,同时减少使用建设及管护成本高、难度大的绿化模式,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庄绿化,推动村容村貌不断绿化美化优化。
三是实施森林资源提质增效行动。坚持“四优”标准,应用优良珍贵乡土树种,选择优质良种壮苗造林,科学优化配置,尊重树木生长自然规律,合理搭配乔灌草,打造优美景观,推动林分质量更好、效益更高、景观更美。开展森林抚育,对生长密度过大的中幼龄林开展抚育采伐、补植修枝、浇灌施肥等措施,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加快林分改造,对林木生长迟滞、生态效益低下的林分开展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切实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
四是实施义务植树拓展和古树名木保护行动。坚持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探索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的新方法、新途径,将义务植树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推进“云端植树”、“码上尽责”,让随时、随处、随愿尽责逐步变为现实。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扎实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全面落实保护管理和养护责任,强化科普宣传和巡查监管,精准实施“一树一策”抢救复壮措施,进一步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落实保护发展林业资源目标责任制,督促各级林长积极履职,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全面保护好、发展好林业资源。
二是加强督查指导。抓紧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强化技术指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序时进度。将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结果运用。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站、短视频等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推动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林业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