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任务
2022年,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节俭开展新一轮国土绿化,持续高质量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计划完成新造成片林4000亩,森林抚育1.1万亩,四旁植树60万株,城镇绿地100公顷,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固碳作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努力为“强富美高”新大丰建设筑牢生态基础。
二、重点工作
(一)是深挖潜力,持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充分利用边角地、废弃地、盐碱地、未利用地,以及沿路、沿水、沿城、沿村、沿厂、沿田等沿边隙地,依法合规开展造林绿化。全面深入挖掘造林绿化空间和潜力,做到见缝插绿、应栽尽栽,持续增加森林资源培育总量。
(二)是生态优先,科学开展重点区域绿化。沿海区域着力建设海堤防护林林带、海边造林试点示范,工业园区加强隔污缓冲林带建设,农村区域加强纵深防护林营造,因地制宜科学建设农田林网,通道两侧加强景观生态林建设,河道两侧加强河坡、近水岸线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全面持续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优化。
(三)是提升水平,扎实推进绿美村庄建设。优先选择环境整治到位、积极性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村,尽量配置较大绿量的乡土、珍贵用材乔木树种,在庭院宅旁、公共绿地、闲置土地见缝插绿,加强村内片林、围村林带以及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建设,注重古树名木保护,引导农户积极投身绿美村庄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是强化管护,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尊重林草生长自然规律,适地适树适规格、适宜季节、适宜措施开展造林绿化,确保造林成效。摒弃不科学绿化的发展模式,推行以乔木为主、低养护成本的节约型绿化模式。加强林业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强化森林经营抚育,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碳汇能力。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林长制公示牌,建立联席会议、巡林、考核评价等制度,完善配套政策和管护网络,努力实现林业资源“三增”“三保”“三防”目标。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地方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全面建立管理职责明确、运行机制顺畅的林长制体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领导,统筹组织,做到目标早明确、方案早制订,任务早落实、工作早部署。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强舆论宣传,普及科学造林绿化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大丰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积极作用,树立科学的绿化发展观、政绩观,引导节俭务实的绿化风气,营造科学绿化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检查指导。把握造林绿化季节性强的特点,抓紧制订工作方案,加强业务技术指导,跟踪督促检查,实行专项考核,定期通报造林绿化进度和质量,确保按照时序进度要求,全面完成造林绿化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