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科学普及
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
发布时间:2024-04-22 15:59  来源:新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4个等级。
       地质灾害的类型,根据成因、规模或其他特征,划分十分复杂,可以划分为12类48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
       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或其他因素参与影响下,沿地质弱面发生向下向外滑动,并以向外滑动为主的变形破坏。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参与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以竖向为主的运动,并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等)诱发,在沟谷或山坡上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块石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地表破坏现象。
       地面沉降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在一定区域内产生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规律的地表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凹陷、坑洞的动力地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