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 叶琼
党的十九大向世人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既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重装上路,如何实现从“国土人”到“自然人”的转变,如何成为新时代的“自然人”,在哪些方面发力、靠什么发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一、成为新时代的“自然人”,首先要着力打造“四位一体”的新视野
有一句话说得好,视野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不仅是“山水林田湖草”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保护和系统修复,而且统一对所有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和登记,统筹协调各主要空间性规划的关系,推动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十分赞同有学者提出的,空间规划活动是包括资源调查、规划编制、规划实施、执行监管在内“四位一体”系统化格局的观点,这的确拓宽了我们认知的新领域,未来我们不仅仅是整合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主要空间规划,建立统一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而且将规划前期的调查,中期的编制实施,后期的监管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解决了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的问题,为落实用途管制奠定了基础。
二、成为新时代的“自然人”,其次要重视培养“数据化”的管理思维
近几年,通过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类业务系统,有力支撑了我局各项业务的运转和效能提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力量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这对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者,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突破空间和时间范围的限制,从数据中学习,让数据说话,进一步挖掘数据潜力,用数据分析、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监管,注重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产品的运用,将会极大地帮助我局在信息建设方面上塑造新的优势。
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的定位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进资源惠民,就是要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使资源开发利用更好惠及广大群众。我个人建议,可以把我局的不动产登记中心作为试点单位,坚持不懈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不断提升登记质量和登记效率,加快信息平台应用,丰富便民利民举措。充分之前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以市区海量的不动产登记数据为样本,结合正在进行的登记数据整合工作,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完善系统平台建设。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背景下,及时对各个网点每日的受理数据进行动态跟踪分析,针对性地合理调整窗口数量;同时,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融合,有效衔接登记交易税收环节,不断简化百姓办证材料,有序扩大“不见面”服务的覆盖面。
尤其是要大力推进数据的可视化产品在不动产登记管理领域中的运用,将让登记数据的呈现更及时、更直观、更简单、更形象,如在一个界面上呈现各个网点每日不同时段的受理办证量,在各个网点中不同业务类型窗口热力图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各网点办证总体情况,准确判断和测定不动产市场运行状态,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形成动态监管、智能分析、精准服务的新模式,切实把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真正落到实处。
三、成为新时代的“自然人”,最后是要加快推进生态法治能力建设。
近年来,我局在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实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推进徐州市生态修复、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上切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推动了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对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的总目标、总纲领,是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也是未来自然资源部门的首要功能和最大职责。
生态法治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保障,适应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把能力建设摆到突出位置,重中之重是加强生态法治能力建设。一是要推进文明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增强生态法治理念,用科学、高效的依法行政方式,切实履行生态执法的职责,对生态违法行为一管到底。同时,建议赋予基层监管部门以充足的执法权,对执法队伍的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增强生态执法的政务公开,强化生态执法的问责力度,坚决杜绝执法不规范、执法能力弱化、执法态度不端正的问题。二是加强生态普法宣传教育。利用多元媒体平台,传递生态法治的知识理论与发展成果,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观与生态法治观,增强公民的生态法治自觉,形成以尊重生态法治为荣,以违背生态法治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也要积极配合立法机关,积极推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为相关立法奠定基础。三是要加快建设生态法治专业化的智库队伍。作为一个新组建的部门,在广度、深度上,迫切要求自然资源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种现实,倾听到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以及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离不开智库的智力支持,也是自然资源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需要。依靠智库提供正确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研究、咨询服务导向,构建更为开放多元的参与平台,共同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迈向新的征程。通过及时有效的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执法的效率,增强群众对生态执法的认同和配合,依靠智库支持共同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积蓄强劲而持久的动力,使生态法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时不我待、岁不我与。在新使命、新目标呼唤下,我们将以更大担当、更大作为,续写国土资源实践时代华章,再创我市国土资源事业新的辉煌,就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自然人”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