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004号会办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08-14 15:11  来源: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市发改委:

韩松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主城区都市产业发展 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动能的提案》(十六届三次会议 1004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我单位意见和提案具体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

一、涉及工作内容

《提案》涉及我局的建议一是加强产业规划,优化主城区都市产业用地空间,保障产业用地。二是推进配套建设,积极推动主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及设施向都市产业区域延伸。

二、办理工作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积极探索主城区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创新出台加快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编制了徐州市主城区都市产业布局规划,并配套出台主城区都市型工业用地管理指导意见,研究制定落实工作方案、主城区产业社区考核评价办法等,从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土地管理等方面为主城区发展都市产业提供保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创新空间格局推动主城区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组织编制《徐州市主城区都市产业布局规划》,坚持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构建双核引领、廊带拓展、多片多点主城区都市产业空间格局。建立“4+16+N”主城区都市产业高质量空间载体布局体系:提升主城区4大都市型工业产业平台,建设316个产业社区,嵌入发展N个工业楼宇、商办楼宇等产业楼宇,培育发展主城区服务-研发-中试-生产产业协作场景,支撑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在现有产业空间基础上,划定约9.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保障都市型工业空间统筹、连片集中。要求M0用地总量不超过各区工业用地总量10%,其近期M0用地选址936亩(占主城区总工业用地面积约5%),明确生态底线、商业商务核心区等M0用地限制准入范围,鼓励M0用地结合产业集聚区、大学院校、科创平台等地区布局,提出形成主城区M0布局指引图。以产居比评估15分钟生活圈(44个控规单元)内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比例,结合各自特点,分别打造总部型、创新型、生产型316个产业社区,并个性化定制办公、居住配套比例,推进产城融合。

二是优化用地管理,以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主城区优质资源要素集聚。立足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配套出台《徐州市主城区都市型工业用地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构建规划-建设-运营-考核监管全链条实施管理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将项目建设标准、投产及达产时间、分割转让要求等纳入项目投资发展监管内容,鼓励存量土地、工业楼宇、集体建设用地整体或局部改造为都市型工业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严格规划管控,明确主城区M1用地容积率不低于2.0M0用地容积率不低于2.5。针对新增的都市型工业用地,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方式供地,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符合规划的自有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兴办都市型工业项目,可联合运营经验丰富的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强化履约监管,由发改委牵头,工信、资规、住建、消防、税务等多部门参与,从项目容积率设定、亩均产出效益和分割转让条件等方面指导各区完善拟出让地块投资发展监管协议上报市政府批准,确保招引项目符合主城区产业要求。

三是突出要素保障,以创新推进机制推动主城区经济发展活力迸发。我局聚焦部门职能,突出要素保障,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关于推进落实加快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明确各处室任务分工以及时限要求,积极做好都市工业、产业社区、楼宇经济相关要素保障。今年118日,我局召开《徐州市主城区都市型工业用地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新闻发布会,解读相关条款内容。24日,我局会同发改等部门共同审核6宗都市型工业用地的《投资发展监管协议》。为加强对产业社区政策指导,推动产业社区横向交流,提升产业社区发展积极性,当前,我局正在研究制定产业社区考核细则,准备产业社区建设培训。指导各区选取一批有产业基础和规划空间的园区开展产业社区试点,加快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开放共享、功能多元、产业生活配套完善的产业社区,确保年度各区形成2-3个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产业社区。

 

 

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〇二四年五月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