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村庄规划
岁月沉淀的乡村瑰宝——邳州市占城镇白山村、甘山村、山上工区
发布时间:2024-12-30 14:37  来源: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整合原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形成的“多规合一”的法定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引领村庄的保护与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层分类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所有的规划发展类存在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规划成果。为全面展示工作成效,推动乡村振兴,从即日起,我们从中精心选取部分村庄规划优秀成果进行集中展播。本期展播:邳州市占城镇白山村、甘山村、山上工区村庄规划(2023-2035年)。

一、村庄概况

项目区位于占城镇南侧,南临姚集镇,北临罗庄村、陈庄村和沟北工区,占甘线、占山线是项目区的主要对外联系道路,距离镇区约5.8km。项目区共包括3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总用地面积1105.64公顷,常住人口2240人,其中山上工区为传统村落,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建筑特征显著,还拥有丰富的特色产业。

 

区位分析图

二、规划内容

村庄规划以中草药、林果种植为产业特色、以知青文化为文化底蕴、以山、水、田、园、居为生态空间载体、以业优民富村强为最终目标,打造玩水游山远俗尘,田园秘境品山珍的村庄名片,着力突出文化引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1、精细化掌握村庄现状

通过实地考察、无人机航拍、村民座谈、入户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全面了解村庄的发展状况,深入探寻村民的真实需求,同时精确掌握项目区域内土地的使用情况,提出村庄目前存在特色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传承缺乏彰显、村庄建设基础薄弱、空间利用相对粗放以及公共服务配套缺乏等5个问题。

 

无人机航拍、入户走访、实地勘探图

2、知青文化引领村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以中草药种植为核心,搭配林果等特色种植,发展知青文化与传统村落体验游,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五大产业区,打造“食、居、赏、游、养、感”的旅游产品体系,将村域旅游线路融入到区域旅游线路中,连接起邳州石质地质公园和镇区。村域旅游线路串联起村庄各景点。

 

产业发展策略

 

旅游产品体系

 

山上工区旅游路线

3、保护石居文化,改善居住环境

保护性修复当地传统上砖下石、灰瓦红墙建筑,优化村庄内部道路体系,设置村庄综合服务节点、乡村旅游服务节点以及多处开敞空间,以“点、线、面”相互串联的形式,丰富村庄整体景观结构层次。

 

村庄景观系统分析图

 

村庄平面图

 

村庄鸟瞰图

三、规划特色

1、优化村庄布局,预留发展空间

通过规划引导、国土空间用途管控、新增用地选址、村庄配套设施以及低效用地盘活等多种方式,突出村庄特色,确保村庄产业可持续发展,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村民便捷的生产生活,同时,利用村庄闲置用地,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增加规划弹性。

 

村庄用地优化图

 

村庄建设项目分布图

2、引领文化串联,系统化设计村庄

“知青文化”为主线,点、线、面的进行村庄设计,强调整体风貌引导+点线特色化设计,增加村庄节点,塑造滨水空间。

 

滨水空间示意图

  

知青食堂、知青民宿,综合服务中心示意图

2、保障需求落地,多元化建设村庄

完善“生产+生活+文旅”等多元化配套服务,充分了解村民、游客、管理者等多方主体需求。生产方面,利用存量低效用地进行功能转换,增加农产品加工项目,拓展项目区产业链;生活方面,通过增加配套设施,改善村庄道路等方面,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品质;文旅方面,对项目区文旅项目进行系统性策划,增补文旅配套文化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方展。

  

文旅项目效果图

四、实施成效

本规划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区村庄配套与土地整治类项目的实施,目前村庄入口标识、村庄活动广场等项目均初步建设完成。下一步,项目区将以村庄规划为引领,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田园秘境”的蓝图变成现实美景。

 

村庄入口标识

 

村庄活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