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土资源信息 (“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特刊第1期) 第4期(总第757期) 李小敏副省长强调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 深入扎实地开展我省“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 3月2日,在国土资源部“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后,省政府接着召开了全省“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部署会。会上,李小敏副省长指出,开展“双保工程”,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也是破解两难局面、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形势变化,把保当前发展和保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积极主动服务和严格规范管理结合起来,把应对经济问题与防范社会矛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好保障发展、保护耕地工作。 第一,正确把握双保行动的总体要求。“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的主题是:惠民生,促进科学发展;守红线,坚持数质并重。各地在推动工作中,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把保护耕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落实双保行动的主线。这既是基于国情、省情的综合考虑,也是当前土地调控政策的现实需要。要通过完善土地调控政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今年的用地保障,要按照“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项目用地,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要把节约集约利用作为推进双保行动的根本途径。破解国土资源保障保护两难局面,关键在于节约集约利用。要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根本途径,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全程监管机制。今年,要重点做好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率及下降率监测统计工作,并将监测统计数据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三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开展双保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发展和保护红线,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双保行动,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合理配置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发展的成果;严格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坚决防止土地使用不合法、农地流转不规范、征地补偿不到位、保障房用地不落实等问题发生;坚定不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有序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夯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 第二,认真落实双保行动的各项任务。各地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结合实际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探索建立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充分发挥土地规划计划的管控作用,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完善计划“点供”政策,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及时修订“限制类、禁止类”用地项目目录,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对不同区域实行有区别的支持和调控政策。建立奖惩机制,将计划指标安排与重点项目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耕地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挂钩。二是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科学编制和实施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确保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推进房地产闲置土地清理,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开发的动态监管,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公开或挂牌督办一批闲置土地的典型案例。三是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深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指标标准体系和考核办法,评选、表彰和宣传一批模范县(市),大力推广基层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新机制。开展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的调查清理,研究制定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积极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四是扎实开展耕地建设性保护。组织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全面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层层落实保护责任。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的通知》,对2006年以来增减挂钩试点、建设用地置换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清理检查,纠正存在问题,完善监管办法,形成指导政策。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和重大工程,落实配套资金,强化目标责任,及时跟踪评估,确保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五是全力抓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围绕实现“双零”目标,认真组织开展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按照“既处理事又处理人,消除违法状态”的要求,全面清查2010年以来新发生的违法用地,逐一抓好整改落实,并严格依据有关规定,实行警示约谈和责任追究。积极配合国家土地南京督察局做好土地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工作,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 第三,切实加强对双保行动的组织领导。各地要认真总结两年来开展双保行动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工作体系不变、工作声势不减、工作标准不降,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强化组织协调。在2009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时,我省将这一行动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取得了良好成效。各地要继续坚持这一有效做法,建立健全双保行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统筹谋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要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抓紧制定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按照进度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开展双保行动,既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落实好第一责任,也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履行好主管责任,还要构建好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双保行动共同责任机制,着力抓好耕地保护、土地调控、维权维稳、执法检查等责任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强化调研指导。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土地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偏。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主动筛选一批重点调研课题,加强对新的热点问题的跟踪调研,及时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做法,努力形成制度性成果,为推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提供决策支持。(厅办公室)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2011年3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