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土资源信息
(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特刊第32期)
第88期(总第622期)
淮安市完善“五大机制”彰显双保成效
淮安市在“双保行动”中,紧紧围绕“保障发展更加有力、保护资源更加严格、维护权益更加到位、服务社会更加优质、队伍建设更加扎实”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五大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进一步完善保障用地“绿色通道”机制。建立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用地帮办制度,特别是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项目用地,始终做到提前介入、全程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控机制。将新增用地计划优先保障新型工业化、保障性住房、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对省级开发区内投资低于5000万元的不单独供地;对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的项目,一律不供地;对超标准用地的,坚决核减用地规模,今年累计核减用地规模800亩。三是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责任列入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年终统一组织考核并实施奖惩。四是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改善“十大工程”,实行应保尽保;将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转换为长期土地受益权;在洪泽县建立了“土地换城保”的保障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淮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执法监察考核办法》。(蔡大成)
无锡市扎实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近日,无锡市锡山、惠山、滨湖、新区的四个“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通过了市九大部门专家组的市级评审。至此,全市已申报或拟申报省或市级项目6个,项目总面积7.54万亩。全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已完成土地整理4.54万亩,拆迁自然村庄19个,安置农户560户,已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全市完成宅基地等建设用地整理成耕地或农用地面积5739.62亩。该市在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采取了两项配套措施。一是科学统筹规划。各市(县)区个性化工程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如江阴将建高效设施农业、优质粮油生产和生态经济林果区,宜兴规划了六大现代农业基地,新区则着力于促进吴文化博览园鸿山遗址保护区建设。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各市(县)区通过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将安置农民剩余的挂钩指标置换到镇区用于商业用地出让;借鉴江阴经验,项目区的镇以镇(街道)为单位,组建投资有限公司,对融资、土地流转、安置房建设封闭运作。(张丹萍)
镇江市局完善土地利用管理双向约定制度
近日,镇江市局出台《关于完善我市土地利用管理双向约定制度的意见》,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和有关协议中的土地利用管理职责、工作要求、违约责任和处理办法等方面分别作出了规定。市局成立了土地利用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管理考核,强化历史遗留问题的调查清理;强化对各前期开发责任主体的行政考核监督,对几年不能交地的责任单位,在老问题尚不能按约定处理到位的情况下,暂停新地块的上市,从而减少和杜绝执行合同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强化对开发企业的监管,该曝光的曝光,对有拖欠出让金和不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条件使用土地的开发商,在土地市场诚信档案中记载其不良记录。(镇江市局)
海门市增强“四个质量”力推潜在资源快速转化
海门市针对目前用地指标紧张,签约项目急需落地的状况,通过增强“四个质量”充分挖掘潜在资源,对全市可利用的闲置土地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实现嫁接型招商,让闲置资产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增强集聚闲置资源质量。引导工业企业采取压缩超标的绿地面积和辅助设施用地、扩大生产性用房、鼓励工业企业老厂房改造等内部挖潜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增强土地投入产出质量。对所有项目用地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实行项目进区集中建设,产业向园区集聚,推动项目在最合适的区域落户。对企业“增资不增地”,根据企业的投资强度、产出规模、财税收益和资源消耗等综合要素,对增资规模在200-1000万美元的项目,待实际投入达50%以上,奖励人民币2-4万元。三是增强土地执法监管质量。建立以市局为主体、国土所为第一责任人的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监督管理“市、乡两级联运机制”,从项目的落地、审批、建设直至竣工,全程纳入跟踪监管。四是增强“保姆式”服务质量。开通项目落地的一切绿色通道,资金、电力、用水等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化解。制订招商引资项目信息汇总制度,每周汇总招商引资项目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引进的新开工28个超千万元项目没有增加一亩土地。(陈敏捷)
新沂市按照“四条原则”保增长
新沂市在“双保行动”中,按照“四条原则”保增长。一是从简从快原则。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按照特事特办、委托待办,跟踪督办、陪同协办的服务要求,将有关审批程序、环节和条件等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简化手续,从快办理。从受理之日起,本级审批权限内的所有审批项目30个工作日全部办结。二是联审联办原则。按照“一头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要求,由牵头部门组织联合踏堪或召开联审会议,同步办理,限时办结。三是跟踪服务原则。凡需上报国家、省、市审批的,在申报材料齐备的条件下,2个工作日内转报上级部门,并明确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四是领导包挂原则。重点项目均实行领导包挂,专人跟踪,“保姆式”服务制度。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挂钩领导,一套服务班子和一张开竣工时间表”的推进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各有关部门要理顺内部审批程序,明确责任,服从协调,对每个重大项目都落实责任到人,专人督办。(孙百歌 杜德信)
灌云县把强化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落实“双保行动”的重中之重
开展“双保行动”以来,灌云县始终把“保红线”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摆上突出位置,并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国土、农业、财政、统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机构,逐级完善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严把用地关口。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不论是何类项目用地,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今年以来该县审批和上报审批的300多个项目用地中,无一项目涉及基本农田。三是建立责任体系。县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土部门严把项目用地“入口关”,县农业、发改、财政、建设、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基本农田保护相关工作。四是狠抓措施落实。对各级各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时进行补充完善,明确工作重点、方法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秩序、有力、有效推进。日前,连云港市政府综合考评组,充分肯定了该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牛祥林 吴士礼)
沛县“四到位”落实土地“十日清查”整改工作
沛县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整改力度,确保土地“十日清查”整改到位。一是宣传发动到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召开各镇党委书记、镇长会议严肃通报全县违法违规用地情况,宣传保护耕地、规范用地政策,部署违法违规用地整改工作。二是整改措施到位。按照“查处拆除一批、梳理保留一批、盘活消化一批”的总要求,对违法用地分类查处整改。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违法建设项目,一律予以拆除。凡企业不能正常运转、土地浪费严重的供地项目,采取关停并转、腾笼换鸟的方式予以盘活利用。三是监督督查到位。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纪委监察局、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分片包干督查现场,确保对整改情况扎实推进。四是处理处罚到位。明确各镇政府为整改主体,对于不按照整改要求推进、玩忽职守的相关责任人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对于违法违规用地责任人按照15号令要求严格实行问责。(韩方义 蔡东亚)
响水县局查处违法违规用地“三到位”
响水县局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始终坚持“三到位”:一是组织和协调到位。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方案》。明确规定,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任务完成不好,实行一票否决制,年终不得参加评先评优。二是建设用地清查到位。抽调15人组成三个专业调查小组,以三个工业集中区为重点,深入全县每个角落,对今年以来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地毯式拉网巡查,做到家家到、全覆盖,逐宗逐项、实地勘丈。三是违法案件查处到位。对全县各基层国土所动态巡查记录进行“回翻”,对群众举报和信访件进行梳理,对巡查和信访举报的情况进行实地比对调查,不放过每一件违法案件源。对暴露出来的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处理。目前已对小尖镇一宗违法用地进行立案查处并对违法建设的基础进行了拆除。(夏学峰 滕爱军)
姜堰市大力开展保护国土资源青年志愿者活动
近日,为进一步加大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力度,姜堰市从报名的近3000多名团员、大学生、青年村干部中选拔出思想品德好、活动能力强的360名青年代表担任保护国土资源志愿者。专门设计“姜堰市保护国土资源青年志愿者行动标志”,配发统一服装,印发《姜堰市保护国土资源青年志愿者实用知识手册》,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活动中,要求每个青年志愿者主动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机会,适时向广大干群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意识。二是充分运用掌握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采取以理服人、以法论事、以德感人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是充分利用上下班、走亲访友、友邻间交谈等机会,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四是适时为企业、个人提供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咨询服务,为他们正确决策、依法维权提供帮助。(付会生 朱华宏)
高邮市局四举措认真抓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高邮市局采取四措施认真抓好执法监察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大力推进执法监察重心由事后查处向事先预防转变、执法监察态度由被动应急向主动防范转变、执法监察方式由定期巡查向全天巡查转变。二是建立了遍布各村组的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网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做到全天巡查、全面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三是每半年组织一次执法互查活动,以片为单位,统一组织基层所执法监察人员对各乡镇土地利用情况开展互查,防止缓报、漏报、瞒报等情况的发生。四是每月召开一次涉土信访排查汇报会,及时发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去年以来,全市所有违法用地都被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用地发现率、结案率均达100%。(姜兴盛)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2009年11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