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土资源信息
(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特刊第12期)
第40期(总第574期)
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积极为“双保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认真学习,做好准备。主动了解省厅“双保行动”的工作动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二是积极呼应,主动服务。充分发挥作为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指导单位的作用,在开展外业调查工作的同时,开展开发区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用地需求调研,配合省厅针对扩大内需过程中用地的新特点、新需求、新动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用地需求底数及存在的困难。三是立足本职,作出贡献。抓住本院作为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预检单位的有利契机,对全省二调数据进行整合汇总,及时更新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积极配合省厅修订建设用地指标体系,开展单位gdp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研究工作。(史 峻)
泰州市“保增长保红线”做到“四保四促”
一是坚持保增长,促发展。把服从和服务于扩内需、促增长的大局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主线,牢固树立“保障有力、服务无限”的理念,切实提高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双赢的水平和能力,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国土资源部门更多的力量。二是坚持保供应,促调整。通过科学安排、热心服务,确保中央和省市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农村民生工程、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的供应力度,加快对纳入新增中央和省投资计划的城镇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三是坚持保重点,促提升。优先安排投资规模大、投资强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和优化升级快的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进一步提高保障服务水平。四是坚持保底线,促平衡。把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省下达的控制指标内,作为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始终坚守的一条底线。以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为抓手,加强对批、供、用、补、查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认真抓好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和土地资源整合工作,向管理要效益,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王 伟)
苏州市局六项措施保增长促发展
苏州市局按照保增长保红线要求,突出六项重点工作,积极服务扩内需保增长工作:一是为苏州“双保双扩双转”,搞好用地服务。对新增项目用地,只要项目符合产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积极做好建设用地相关服务工作。二是调控好房地产市场,把握好经营性用地的供地量和供地节奏,促进当前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的进一步回暖和健康发展。三是努力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科学安排好建设用地需求。四是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为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开展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摸清城市地质家底,为城市规划、发展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六是研究制定好《宅基地换商品房》、《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城区发展土地政策措施和破解城乡一体化综合试点中的土地难题,为苏州经济发展提供土地政策支持服务。(苏州市局)
大丰市局“三个确保”落实好保增长保红线行动
一是落实调控政策,确保发展用地。投资8亿人民币和1亿美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争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切实保障和服务扩大内需项目用地。二是跟踪项目管理,确保规范用地。重点对2007年以来所供地项目情况进行“回头看”,采用“倒逼”机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规范项目用地行为。三是强化执法监察,确保依法用地。全面实施全员执法、全程监管、全面覆盖的“三全”执法机制。全员执法即要求系统内的每一位干部职工在接办各类用地手续以及在日常工作中都有执法意识,全员参与执法监察工作;全面覆盖即由过去主要对外监管变为既对外又对内监管,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全程监管即把执法监管向单位、岗位以及所有办理事项上拓展的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执法会审制度,以全程监管杜绝违法违规用地现象的发生。(黄卫锋 杨指婷 朱芹芳)
宿迁市局宿豫分局四措并举促“双保”
一是严格制度保耕地。通过建立耕地数据库、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把耕地保护列入政府实绩考核等形式,切实提高政府领导耕地保护意识,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二是坚持集约保发展。积极推进土地“三清”工作,从根本上破解土地供需矛盾、化解保增长和保红线的双重压力。三是严格管理防反弹。通过与水务、建设、农林、税务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密切配合,不断强化动态巡查的预警和制止作用,推进执法关口前移,探索建立违法违规用地举报奖励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新的违法用地。四是统筹兼顾保平衡。坚持主动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保护与开发相衔接,加强土地供应的动态监测和监管力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新增耕地质量。(陈 玉)
金坛市局四措并举保增长促发展
金坛市四措并举保增长促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激活市场保增长。与中国地产投资网合作,在中国地产投资网上刊登《江苏金坛地产专刊》,向全国推介金坛市地产行情,吸引投资、激活土地市场。二是规划收储增效益。对小型工业企业进行规划搬迁和改造,有计划地收储土地,实现收储土地的保值增值,获取最大的土地经济效益。三是盘活存量促投入。通过对工业企业闲置土地清查和绩效评价,加大存量土地的盘活力度,促使用地单位加快项目的有效投入,促进存量土地的高效利用。四是争取指标保发展。积极争取国家计划用地指标、全省点供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等,尽最大努力为项目落地提供用地指标保障。(栾克贵)
盐城市局盐都分局全程服务扩内需项目
盐城市局盐都分局主动调研,统筹安排,为扩内需项目提供全程服务。一是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国家、省级重点项目,市、区重大投资项目,对重要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用地,在指标分配、计划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加大土地征收协调力度,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项目,及时组织规划调整,保障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及时落地投入生产。三是对重特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不违背政策的情况下,下放审批权力,压缩审批时限,承诺限时办结。四是充分发挥部门熟悉政策的优势,加强对有关政策的研究,积极为用地单位提供政策服务,帮助解决在用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五是加强供地引导,对于新上项目,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严格把好土地供应关。(刘冬芹)
溧阳市四项措施推进“双保行动”
一是合理用地全力“保”。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集中指标保重点。优先保障符合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大、资金有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推动力的项目。二是节约集约高效“用”。改变工业项目分散布局的模式,提高园区(度假区)基础设施共享率,提升产业关联度,严格执行各类产业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三是提高效率加快“办”。对重要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做到上门服务,开通用地服务“快速审批渠道”。四是细化任务责任“明”。将目标任务分解到项目、落实到人、量化到时间进度,做到每个责任点都有具体的责任人。(溧阳市局)
徐州市局贾汪区局四项措施服务扩大内需
徐州市局贾汪区局在“双保行动”中,从四个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是保障重点项目,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按照“质量优先、规模优先、急用优先、集约优先 ”的原则,竭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全力做好徐贾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用地工作。二是用好计划指标、提高用地报批效率。本着“计划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重点将计划指标倾向于投资大、质量高的项目,做到现场联合办公,实施全程跟踪管理服务。三是盘活存量用地、参与旧城改造项目。搞好存量闲置土地调查,建立盘活批而未供土地机制,依法收回闲置土地,研究破产矿山存量土地利用方案,争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00亩。四是整合土地资源,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在二次调查的基础上,摸清全区建设用地分布情况,建立土地市场信息系统。(任 森)
南通经济开发区以“百日整治”推进“双保行动”
南通经济开发区近日组织开展“百日整治”,确保“双保行动”取得实效。由管委会主任亲自带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近年来所有项目用地进行分类调研,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有分析、有措施的调研报告;大力推进牵动力强、辐射力大的优质项目、现代服务业及民生项目建设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对已征未供土地,组织力量临时复耕,避免抛荒。对已供未用的土地,上门督促企业尽快开工。对用而不足的土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争取能调剂使用。(南通市局开发区分局)
高邮市局在“双保行动”中坚持“四早四主动”
高邮市局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中,坚持“四早四主动”。一是排查早,在掌握信息上争取主动。由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各乡镇,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全面掌握全市各类建设项目的选址、立项、预审、环评等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二是介入早,在服务项目上争取主动。在项目实施前期阶段,积极主动上门与用地单位沟通协调,让用地单位了解项目用地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防止各类项目因前期工作滞后对用地报批造成的瓶颈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催办早,在用地跟踪上争取主动。对所有已批和在建的建设项目分类整理,明确责任,有针对性地采取上门说明情况、发催办函的方式敦促用地单位加快工作进度。四是报批早,在办理时间上争取主动。在项目预审、报批过程中,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做到成熟一个,上报一个,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跟踪对接,努力为全市各重点建设项目做好用地保障和服务工作。(姜兴盛)
滨海县局“三个到位”落实“双保行动”
滨海县局在“双保行动”中,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分析调查到位。摸清用地需求底数,准确掌握扩大内需项目用地的数量、结构、分布、时序和用地预审、审批、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建立详实的用地需求台账,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规划计划安排到位。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程,将国家、省、市扩大内需项目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三是跟踪服务到位。对于“扩内需、保增长”等重点项目用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李章海 王海东)
海安县局五项措施服务拉动内需项目
海安县局从五个方面入手,保证全县11家已列入中央“拉内需、保增长”的项目顺利推进。一是主动上门,加强协调。主动与发改、交通、建设等部门沟通,掌握项目信息,提前介入,帮助项目单位选址,协调用地问题,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和粗放用地。二是用地预审,保证启动。根据项目情况及选址方案,先出具用地预审意见,核定用地范围和面积,保证项目及时启动。三是指标倾斜,保障用地。用地指标重点向拉动内需项目倾斜,保障项目用地的合法性。四是窗口办文,绿色通道。所有拉动内需项目,明确窗口专人接办,一站式服务。拉动内需项目的征地、供地手续由窗口统一接办,代理服务;抵押融资手续由窗口当日办结。五是领导挂钩,跟踪监督。局领导分工挂钩11家项目单位,联系具体项目,掌握用地办理进展,协调解决用地中出现的问题。截至目前,该局已为11家单位办理用地手续210亩,土地融资2000多万元。(施士军)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2009年5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