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全省保发展保红线行动专栏 > 工作简报
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特刊6
发布时间:2009-05-06 00:05  浏览次数:   来源:   [ ]

 

  江苏国土资源信息

  (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特刊第6期)

    第31期(总第565期)

  

  徐州市局积极为重点工程项目提供用地保障服务

  为服务扩大内需,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徐州市局积极主动做好重点工程用地保障服务。一是保障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用地。近期向国土资源部申报了京沪高速铁路等重点项目工程,积极争取京沪高铁主线及安置用地尽快通过审核。二是积极组织上报建设用地材料。先后向国家上报了徐济高速公路徐州段、京沪高速铁路(徐州段)、徐连铁路电气化工程徐州段等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用地材料,涉及建设用地总面积10444亩,其中农用地转用9046亩。三是提高服务效率。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生态环境项目,建立“绿色通道”,给予特事特办。四是主动做好用地协调工作。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到早介入、多指导、快服务。五是做好征地服务工作。为保证用地材料的及时上报,安排专人统一组织办理市以上重点工程征地方面的有关技术性、事务性工作,对需向上报批用地且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在市局环节尽快审查,迅即转报,并大力做好沟通衔接工作,切实保证了工作进度。(曾 源)

  

如东县局开展“四百”活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如东县局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中,开展“进百家门、纳百家言、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一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多种途径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覆盖了政府部门、用地单位、基层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类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余份,征求到各类建议20余条。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围绕节约集约用地等七大问题,确定了16个调研课题,先后走访了16个镇(区)106家企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18份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三是推进惠民实事。在调研的基础上,排出了年内必须完成三大惠民实事工程,明确了牵头科室和办结时间,并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四是开展挂钩帮扶。要求每个科室落实一个挂钩企业,每月进行一次走访,全面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重点解决好项目预审、竣工验收和登记发证等环节的工作。(时孝容)

 

 宝应县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中加大土地整理

  宝应县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中加大土地整理,一方面提高耕地保护水平,一方面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拓宽土地整理思路。放大土地整理效应,以土地整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土地整理手段拓展用地空间、保障发展用地,以土地整理途径实现富县强民。二是全方位实施土地整理。通过挂钩项目的实施,争取用地指标,破解用地难题;通过万顷良田试点项目的实施,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深层次推进土地整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整理工作意见》,县、镇两级将土地整理工作纳入年初工作目标,签订土地整理工作目标责任状,通过“五倾斜”激励政策调动县、镇、村、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坚持多部门联动。将土地整理项目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农村河塘清淤工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农村通达工程有机对接,做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投入集中、资金集约,效益叠现。(应伟 志祥)

  

  句容市局开展“主动服务年”活动

  为配合保拉长保红线行动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句容市局将今年定为“主动服务年”,制定了软环境建设服务方案,认真查找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绩效考核和管理监督。全面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事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一次服务为全程服务。同时,在全系统大力推行用地服务“五主动、五提前”,即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用地前期工作,提前介入开展用地预审;主动联系用地单位,提前解决用地单位的实际困难;主动上门提供政策支持,提前树立投资者在句容投资创业的信心;主动了解用地单位的各项需求,提前介入相关业务性工作;主动想方设法缓解用地矛盾,提前考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提升行政效能。(句容市局)

  

  泗洪局积极推进“双保“行动保障扩内需项目用地

  泗洪县局近日召开了“保增长、保红线”行动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各阶段任务,提出要采取六项措施,有效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用地,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坚守耕地红线,积极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加强对重点项目用地进行调研摸底。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对全县15个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各项目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对项目国土资源保障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重点项目基本情况,并针对项目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解决方案和工作计划。二是多方沟通协调破解用地难题。积极开展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行动,加强与发改、交通、环保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着力推进“规划、计划、占补、审批、服务、矿产”六大保障措施,对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占补平衡、征地补偿资金等难点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对部分项目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方式,开辟县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促使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快报批、早启动,快实施。三是认真做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年用地保障,重点安排好开发区及其他工业加工区项目用地需求。四是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存量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加紧跟踪用地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大力开展用地清理整顿,改造腾退土地,充分挖掘使用潜力,加强对投资强度的跟踪管理,坚决防止出现“虚胀”项目,发挥土地资源集聚利用的效应。五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落实,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平衡。六是加强土地监管,维护良好用地秩序。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县”和“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政府土地法制观念。加强基层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有效制止土地违规违法行为。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徐青青祖益康)

  

沛县局“三个创新”服务扩大内需

  沛县局按照“依法依规、突出重点、节约集约、优质高效”的原则,找准结合点、寻求共同点、抓住着力点,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这一目标,确保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多项举措保项目落地。合理调整使用用地计划指标,计划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简化供地手续、优化审批程序。二是创新利用方式,严格管理促土地产出。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对用地面积较大、投资周期较长的项目采取分期供地方式,对投资亿元以上的高新项目采取“点供”方式供地。优化土地处置方式,鼓励企业“零增地”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通过利用现有空闲地、降低绿地率、调整厂房布局、建多层综合厂房等,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减少土地低效利用和隐性浪费现象。三是创新服务意识,拓展空间保业务畅通。积极主动服务、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能。通过发放“业务联系卡”,项目明确到人。对于拉动内需,推进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明显的民生工程、重点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生态环境项目,在具体办事过程中,实行专人跟踪,优先办理,提供超前、高效、快捷、全程服务。(郝 瑾)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200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