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全省保发展保红线行动专栏 > 工作动态
早发现 早控制 早查处 早纠正 江苏海门建立土地违法行为防、控、纠、督处置机制
发布时间:2009-10-23 00:10  浏览次数:   来源:   [ ]

  国土部双保行动快讯第370期:早发现 早控制 早查处 早纠正 江苏海门建立土地违法行为防、控、纠、督处置机制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以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为抓手,建立和完善了土地违法行为防、控、纠、督处置机制,促使全市土地管理秩序明显好转,违法用地行为明显减少,土地信访量明显下降。这一做法被评为“江苏省国土资源系统管理创新奖”。

  一是超前预警,建立土地违法行为“预防机制”。主要是落实土地违法行为问责制、村级土地管理责任制、项目用地挂图上墙公示制、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监管制等四项制度,实现了土地资源管得住、管得好的目标,把违法用地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快速出击,建立土地违法行为“控制机制”。实行国土资源管理的全社会共同管护、多部门联合土地执法、国土和公安“110”联动、机动中队突击执法等四类合作模式,形成控制违法用地的合力,改变了过去土地管理“大家管、大家用”、土地执法“一家查、大家看”的局面。

  三是闪电亮剑,建立土地违法行为“查纠机制”。对违法用地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实施劝导拆除、帮助拆除、联合拆除、强制拆除等四种拆除方式,既保证了违法用地查处、纠正和整改到位,又教育和警示了违法用地者。

  四是强势震慑,建立土地违法行为“督促机制”。通过加大宣传培训、媒体曝光、现场警示和案件移送等四项工作力度,着力构建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早纠正”的督促机制,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江苏省海门市国土资源局供稿)

  

  

  

  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

  2009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