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全省保发展保红线行动专栏 > 工作动态
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努力实现保增长保耕地双赢目标
发布时间:2009-05-27 00:05  浏览次数:   来源:   [ ]

国土资源部双保行动快讯第140期: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努力实现保增长保耕地双赢目标

  为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全面、准确、规范执行,国土资源部决定3至11月份在全国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要求,深入分析当前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扎实推进我省保增长保红线行动。

  一、充分认识开展“双保行动”的重要意义

  前一阶段,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为扩大内需做好服务监管工作的要求和“双保行动”的统一部署,我省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一季度,省级政府批准建设用地9.64万亩,其中农用地转用5.66万亩,全省土地供应总量为9.6万亩,同比增长12.8%,有力保证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但总体上看,各地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在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双保行动”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做好保增长保红线各项工作。

  首先,“双保行动”把保增长与保持续增长有机结合起来。去年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既要求我们在落实过程中出手要快、力度要大、工作要实,又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在科学发展和法治的轨道上实施这些政策。这次“双保行动”充分体现了这两方面的要求。扩大内需、保增长是大局,调整结构、保持续增长同样是大局,必须相融为一体,统筹加以推进。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服务,确保投资项目尽早落地。从我省来看,今年新增13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切块给江苏的投资额度20.44亿元,安排大中型项目209个,计划总投资529.68亿元。我省今年安排政府性投资规模达3020亿元,预计将带动全社会总投资达1.4万亿元。落实这些投资项目,都需要土地资源支撑,需要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积极有力的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加严格规范管理,确保投资项目更稳健、更有序、更有效地实施。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保增长,就是要保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用地,保高新技术、高端制造业项目用地,保自主创新项目和产业升级项目用地;就是要更加注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存量土地,减少占用耕地,预留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第二,“双保行动”把非常之策与常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表明,当经济处于低潮时期,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用非常之策来拉动经济增长,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但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怎么改变,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保持基本土地管理制度稳定化和常态化的原则不能变,这是贯穿这次“双保行动”的一个基本要求。我理解,开展“双保行动”,既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对土地调控政策作出相应调整,在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供应和提高用地审批效率等方面积极搞好服务,又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不能变,坚守中央下达的耕地红线不能动,保证土地管理秩序不能乱;“双保行动”既是一次专项督察行动,可以及时纠正一些地方借扩大内需之名突破政策界限违法违规用地,又是一次调查研究活动,可以及时找出我们制度中的漏洞,为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稳定化、常态化的土地管理秩序,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

  第三,“双保行动”把应对经济问题与防范社会矛盾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增长放缓,一些社会矛盾会逐步显现出来。随着扩大内需对土地需求量的增加,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和涉土信访量有可能出现反弹,特别是一些建设项目大规模、快速度的征地拆迁,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据省国土资源厅统计,今年1至4月,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613件。尽管我省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只是在少数地方出现,尚未出现严重反弹,但如果不引起重视,不及时加以纠正,将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工作大局。开展“双保行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应对经济问题的同时,预防和解决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防止经济压力与社会问题双向传导和相互强化。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坚持保经济增长与保农民土地权益两手抓,坚决摒弃以牺牲群众利益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坚决防止操作不规范、补偿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发生,全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整体目标。

  二、切实抓好我省“双保行动”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供地政策,有效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用地。在“双保行动”中,我们要继续实行优质高效服务、差别化供地等政策,保障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一是在规划上留出空间。各地要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将新增中央和省投资计划项目纳入新一轮规划统筹安排,切实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作用。合理安排好新增投资项目和规划提前实施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布局,为重大项目留出空间。二是在计划上有效调配。2009年我省土地利用计划分解方案近期已下达各市县,新增建设用地总量24.9万亩,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18.3万亩。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调配,将有限的计划指标用在刀刃上,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省国土资源厅要加大农用地转用点供计划安排比例,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的项目,要采取直接点供安排的办法予以保障。三是在手续上规范高效。在规范项目用地审批的同时,简化有关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努力使重点项目尽快落地。要建立项目用地审批快速通道,对民生工程、扩大内需的重点工程依法依规加快审批。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参与建设项目前期论证,做到早介入、多指导、快服务。

  (二)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状,全面落实政府土地管理责任。国发〔2006〕3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土地管理“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领导要切实履行好耕地保护责任,坚守省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保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一是落实保护责任。这次省政府同各市级政府签订2009年至2010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既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双保行动”的一项具体举措。保护好耕地,不能停留在纸上,要落实在措施上,落实在行动上。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前不久,国土资源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2008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方案》,并明确要来我省开展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省国土资源厅也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中期考核工作。各地要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切实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三是严格责任追究。要根据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抓紧制定出台我省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问责办法。层层组织开展各级政府履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情况的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三)继续推进土地管理载体建设,积极破解保障与保护难题。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次严峻挑战,但同时也为我们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提供了动力和契机,倒逼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政府管理职能。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在这次“双保行动”中,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强化土地管理的载体建设。一是积极稳妥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各地要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按照统筹协调、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要求,科学制定规划,严格审查把关,确保这项工作健康向前推进,产生综合效应。二是重点抓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工作。在认真做好市、县政府任期“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及下降率”测算考评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和评价,进一步引导开发区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是深入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坚持开展创建活动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标准,实行严格考评,对考核评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区)的地区,继续奖励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要将开展创建活动与抓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相结合,与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增强动态巡查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土地执法的发现率、查处率和执行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检查、查处和整改任务,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的检查验收。

  (四)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力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民生导向。我们在落实保增长的土地管理政策过程中,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农民在保增长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严格依法执行征地补偿安置程序,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认真执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和征地告知确认听证制度。二是继续推行征地、补偿、基本保障“三同步”,实现应保尽保。苏北地区要着力提高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三是定期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标准,确保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三、为“双保行动”取得实效提供保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双保行动”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提供机制保障。开展“双保行动”,既是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不仅是开展“双保行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双保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双保行动”这个平台和抓手,扎实推进共同责任机制的建立健全,努力使土地管理工作从一个部门的自动走向多个部门、多个层面的联动,从多个部门、多个层面的联动走向层面、部门之间的互动,从层面、部门之间的随机互动走向有序高效的机制互动。

  二要提供思想保障。国土资源部门是各级政府主管土地资源的职能部门,其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守着不大的土地,担着天大的责任。这就要求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同志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干得更准一些。我认为,做到这样三点尤其重要。第一,要有境界,能够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既要服务本地区的发展,也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注重当前发展,也要注重长远发展,使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第二,要有气度,能够摆脱荣辱得失的缠扰。气度者,养正气以弘大义。判断和处理问题,要克服个人功利思想的影响,排除各种错误认识和行为的干扰,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第三,要有作为,能够统筹推进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工作。为此,我们既要着力增强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又要切实提高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

  三要提供作风保障。国土资源部对这次“双保行动”的具体环节、具体步骤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切合各地的工作实际。我们一定要以务实的作风抓好落实,高质量地做好专项工作、支撑工作和策应工作。在开展“双保行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以自选动作代替规定动作的倾向。各地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尽一致,但都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抓好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工作,确保“双保行动”取得预期效果

  

  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

  200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