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双保行动快讯第115期:“双保行动”号角在江苏各地吹响 徐州市:五项措施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一是保障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二是积极组织上报建设用地材料;三是提高服务效率,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生态环境项目,建立“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四是主动做好用地协调工作,做到早介入、多指导、快服务;五是做好征地服务工作。 无锡市:优化外商投资企业用地服务。一是对大型外资项目优先供地;二是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鼓励工业性外资企业对原有厂房翻扩建、提高容积率,免收超容积率土地出让金;三是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建立外商投资重大项目用地协调小组,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衔接,配合解决外资企业项目用地中的重大问题。 连云港市:五项措施服务扩内需。一是利用规划统筹,保障用地空间;二是多方争取指标,保障用地需求,使有限土地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先保障新增的扩大内需项目;三是开辟快速通道,加快用地审批,对属于扩大内需项目的,建立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机制;四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五是严格土地监管,依法依规用地。 盐城市:三服务三坚守,服务扩大内需。“三服务”是做好规划服务、用地服务、审批服务;“三坚守”是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守住农民权益底线、坚守住违法用地高压线。 苏州市高新区:开展“双结对”挂钩服务活动。高新区国土分局在“双保行动”中,开展与有关街道、乡镇和企业“双结对”挂钩服务活动,明确分局领导和有关处室结对单位,每月不少于一次与挂钩单位联系,了解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服务,为地方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苏州太仓市:建立服务企业土地抵押登记快速通道。通过切实加快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缩短企业办理土地抵押融资时间,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在材料齐备的前提下,由原7个工作日办结提效到3个工作日办结。南通如东县:“四百”活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如东县开展“进百家门、纳百家言、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一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征求到各类建议20余条;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围绕节约集约用地等七大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三是推进惠民实事,年内必须完成三大惠民实事工程;四是开展挂钩帮扶,确定挂钩企业,重点解决项目预审、竣工验收和登记发证等工作。 南通如东县:“四百”活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如东县开展“进百家门、纳百家言、解百家忧、暧百家心”活动,一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征求到各类建议20余条;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围绕节约集约用地等七大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三是推进惠民实事,年内必须完成三大惠民实事工程;四是开展挂钩帮扶,确定挂钩企业,重点解决项目预审、竣工验收和登记发证等工作。 扬州宝应县:深入推进土地整治保红线。一是拓宽土地整理思路,放大土地整理效应,以土地整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实施万顷良田挂钩试点项目,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三是深层次推进土地整理,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县、镇、村、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坚持多部门联动,将土地整理项目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有机对接,做到优势互补,投入集中、资金集约,效益叠现。 镇江句容市:开展“主动服务年”,实行“五主动、五提前”。即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用地前期工作,提前介入开展用地预审;主动联系用地单位,提前解决用地单位的实际困难;主动上门提供政策支持,提前树立投资者在句容投资创业的信心;主动了解用地单位的各项需求,提前介入相关业务性工作;主动想方设法缓解用地矛盾,提前考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问题。 泰州兴化市: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用地需求。一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新增用地项目要考虑投入产出和单位土地税收贡献率,鼓励建造多层标准厂房;二是加大内涵挖潜力度,建立存量建设用地动态监测台账,及时更新,掌握最新存量建设用地情况;三是加强用地全程监管,推行“批前早介入、批中严把关、批后重监管”的全程监管模式。 宿迁泗洪县:六项措施保用地守红线。一是加强重点项目用地调研摸底;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多方沟通协调破解用地难题;三是认真做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用地保障;四是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存量用地,节约集约用地;五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落实,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平衡;六是加强土地监管,维护良好用地秩序。 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 2009年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