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大量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土地违法行为的大量发生。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99~2001年,全国共发现违法用地40多万件,面积8万多公顷。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统计,2002―2003年,全省共发现违法用地7千多件,面积5千多公顷。从这组数据看,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确保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提高新形势下土地执法监察手段,加强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是贯彻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新思路的有效途径。1999年起,国土资源部组织部署的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工作(简称卫片执法检查),打破了过去单一依靠群众举报、动态巡查等被动式执法的局限性。从已开展的四次卫片执法检查情况看,这种全新、高效、立体式的主动执法监察手段已初见端倪,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工作 卫星遥感监测成果能够准确反映被监测地区建设占用土地,特别是占用耕地的情况;直观反映了被监测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通过复核和抽查,能及时掌握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数据的精确程度等等。其特点是:覆盖区域广,监测精确度高,科学依据强。 卫星遥感监测成果与土地执法检查有机地结合,不仅仅是土地执法检查方式上的转变,更大程度是执法监察运行机制上的创新。首先,执法的区域度扩展了。卫星遥感所监测的范围,涵盖了一个时段内一个区域所有建设项目占用、使用土地的情况,执法监察的范围得到扩展。减少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因受各种因素造成的漏查、误差现象;其次,执法的目的性明确了。根据遥感监测成果所反映的被监测地区土地利用、开发情况,执法监察机构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检查,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再次,执法的准确性提高了。因卫星遥感监测变化图斑能准确反映变化地块的面积、地类、变化时间等地籍、利用基础情况,通过地籍、耕保、规划等土地管理业务部门复核、审查,可以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地政地籍资料,从而对违法用地行为的判定、查处提供有力的证据。 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成效 实践表明,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作为一种全新的执法监察手段融入土地执法工作中,对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综合执法能力,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土地资源管理秩序的正常运转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变“单兵作战”为“多兵种、多部门”执法。卫片执法检查是一项自上而下组织开展的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这就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各相关业务机构紧密合作,齐抓共管,严格把牢每一道关口。地籍部门负责检查监测图斑是否全部得到准确核查;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部门负责检查监测图斑涉及地块的使用是否经过批准;规划部门负责检查审批和使用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执法监察部门负责检查经过批准使用的地块是否存在非法批地及少批多占问题,土地违法行为是否依法得到及时处理等。这种检查方式,有机地将各部门行政职能融为一体,执法监察形成了合力。此外,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上下联动,执法权威性大大增强。下级在准确执行任务的同时,上级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检查指导,必要时可以进行联合执法或直接督办、直接查处,有力提高了执法监察的效率效能。 (二)变“沿线”检查为全方位执法。过去的执法检查,以巡查为主。主要是沿着公路沿线查在建项目,因其受到检查时间长短,检查地区大小,检查人员多少,甚至检查时天气因素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检查的结果难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被检查地区土地违法的程度。而卫片执法检查因其具有覆盖面广、准确性高、科学性强等特点,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被监测地区土地的利用和开发情况,消除了人为执法检查所顾及不到的检查区域的“死角”、“盲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卫片执法检查对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对于评价一个地区土地管理秩序的好坏、土地违法的程度也提供了公正的科学依据。 (三)促进社会增强依法用地意识,土地执法环境不断改善。卫片执法检查以其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严肃性,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卫片执法检查地区。地方党政领导越来越重视土地执法工作,政府主动抓土地执法,带头依法用地的意识大大增强,抵触执法的情绪逐步消除。一些原先想违法用地的单位和个人也慑于天上的“火眼金睛”而不敢违法。因此,这些地区的土地执法环境日臻改善。随着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深入,其在预防和警示土地违法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四)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土地违法行为得到遏制。卫片执法检查是国土资源部直接部署开展的执法检查工作,其强大的威慑功能,有力地促进了查处工作的顺利开展。改变了以往查而不处,或只处理事,不处理人的状况。2002年,我省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南通、扬州、泰州7个市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共立案查处739宗违法用地,罚款1106万元,没收构建物25万平方米,对13名责任人提出追究党政纪责任。省厅也根据01年和02年卫片执法检查结果,分别查处了3起大要案,并追究了两名处级干部党政纪责任。通过案件的查处,有力遏制了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据03年我省开展卫片执法检查的无锡、镇江两市初步统计,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从上年度的36.9%和54.9%下降到18.9%和37.5%。 三、存在不足和对策建议 作为一种全新的执法监察手段,卫片执法检查正越来越发挥其强大、有效的执法监察功能。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是在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检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障碍,造成数据不准,误差偏大;二是卫星监测的周期较长,无法识别“短期行为”的违法用地行为,即卫片执法检查有滞后性;三是目前我省卫片执法检查,只在部分城市开展,没有覆盖全省,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全省情况。四是一些地方卫片执法检查重“查”轻“处”,严重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执法检查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在全省全面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建议除部直接部署我省部分城市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外,其余市由省自行组织开展,并从经费上给予保证,以发挥卫片执法检查的最大功效。 (二)适当增加动态监测时间密度。现有卫星遥感监测成果是一个年度内土地利用开发的情况,而许多违法用地建设项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主体建设,这就给查处和处罚执行工作带来了难度。因为处罚没收、拆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执行起来也相当困难。而单处罚款又不符合法律规定,这就使执法监察工作陷入“两难”境界。建议将监测时间缩短为半年一次,或更短时间。同时,试行对违法重点地区的实时性监测检查,以发挥卫星遥感监测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快速反应功能,尽可能做到对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三)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树立执法监察权威。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卫片执法检查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是对查出的违法问题能否依法处理。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监察的权威。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开展动态巡查,一方面要加大卫片执法检查的力度。正如曾培炎副总理所说:遏制违规使用土地、乱占滥占耕地、违规采矿等现象,既要依靠传统的监督手段,也要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督。 (作者为厅执法监察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