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的日渐深入,江苏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越显重要,也受到了全厅上下空前的重视。为做好全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问题:业务体系建设和数据体系建设,我们做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 一、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体系现状 1、问题的提出: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是在原国土局和地矿厅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的,由于这一历史的原因,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机构设置、业务体系和基础数据体系建设均不尽相同。特别是地政管理的业务体系,在具体职能管理和业务流程上,省、市、县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各市和各县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子政务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更高的角度看,也容易在全省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在政府管理工作日益走向规范、统一和制度化的今天,有必要化大力气对全省国土资源业务体系进行梳理和定制,以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实施。 2、业务体系特征: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地政、矿政和地质环境管理,地政管理包括土地权属、土地利用规划、农地转用、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等管理业务;地政管理包括采矿权、探矿权、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储量等管理业务;地质环境管理包括地质灾害防治与预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业务。这些管理业务涉及的数据量大,数据种类繁多,尤其是海量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支撑是搞好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阳光政务、提高效率、服务社会的关键。 调查结果表明国土资源业务异常复杂,其业务类型多达300种以上。而且有的业务流程复杂,长短不一;有的业务在本级能办理,有的要跨部、省、市、县甚至乡镇等多个级别;有的业务不仅涉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还要涉及到多级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导致部分业务流程长达20多个环节。这些业务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并不断地发生交叉,业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此,在进行电子政务平台设计和业务管理软件设计之前,必须对研究的对象-业务,进行全面的分析、设定。规范是实现电子政务管理的前提,同时,电子政务也是规范的手段,并能够极大地促进规范的实施。 3、我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业务规范建设现状:由于国土资源业务工作的特点,地政业务在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不尽相同。国土资源系统成立初期,各地的思路不尽一致,造成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尽相同。业务的种类虽然都有,但办理的程序和负责办理的职能部门却不完全一致。如建设用的审批业务,在泰州由耕保处牵头负责,但在连云港却是由土地利用处负责,其管理职能和管理环节虽然一致,但流程却存在不小的差别。作为省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全省不同地区办理同一件事的程序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统一的问题。 4、业务规范化的原则: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模拟的是规范化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因此,按照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要求和全关系模型管理数据的数据库设计要求,进行国土资源业务分类、业务定义、流程划分并建立业务模型;这样才能提出数据对象,分析数据活动,确定数据关系、对应业务和数据,建立数据(概念)模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但是,按照法规意义上的政务流程是一回事,按照电子政务建设要求进行的流程树立又是另一回事。当然,后者只能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业务管理流程的法规化梳理只能解决流程合理合法的问题,还不能满足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要建立适合信息化的流程,还必须由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与政务管理人员一起对各流程进行关系型定义。最终成为电子政务设计的基本框架。 二、国土资源管理数据体系 1、空间数据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省已经完成地市、县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及30%以上建制镇、乡集镇镇区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已经完成80%的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和30%以上1:1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数据库建设。全省1:50万地质图库、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库、部分1:20万和1:5万水工环地质图库以及大量的国土资源资料和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已经完成。空间数据库及依托的软件平台见下表。 表1、空间数据库现状 
2、业务数据库建设现状 业务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系统密切相关,目前全省所建的主要应用系统如表2。 表2:业务数据库现状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我省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和业务管理系统存在多平台、多体系的特点,数据间不能共享,系统间不能互通,给建设高质量的政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要建立的不仅仅是形势上的电子政务(像贵州),而是将信息化始终贯穿到业务管理活动的每一步当中,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自动化和透明化。为此,必须很好地规划我们的业务系统和数据系统。 三、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体系和数据体系的关系 业务体系分析(即业务建模)是通过对江苏省国土资源部门内和部门之间的业务种类、业务内容、业务流程及业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实际需要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要求构建标准化的江苏省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体系。具体讲,就是通过业务需求调查和分析,确定业务类型,进行业务类型定义,确定业务流程和流程定义,确定业务的行政依据并且分析业务类型间的关系,如(图1): 
据体系建立是在业务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对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及数据活动、数据利用、数据关系等进行分析、归纳,建立标准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体系,即通过对数据的罗列,提取数据概念,分析数据关系、利用和活动,建立数据的概念模型。数据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分类、数据标准、数据活动、数据利用(与业务的关系)、数据关系(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描述,如(图2): 
图2数据体系内容分析 从以上业务体系和数据体系的关系出发,建设我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规律,从底层做起,使得业务体系和数据体系发生有机的连系,并互为支撑,互相作用。这样才能建立起技术先进、结构严密、满足需要的电子政务系统。 建议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需求调查 需求调查准备准备阶段按照uml思想,结合国土资源业务法规和以往国土资源业务软件经验,在制度化流程梳理的基础上完成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初步建模,通过需求调查验证,形成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初步模型; 第二步:业务和数据体系分析 通过需求分析完成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建模和概念建模,并分析各业务系统对数据的需求以及数据的流动关系。根据系统的需要建立数据库建库模型和管理模式。完成业务体系和数据体系的规划设计。 第三步:成果讨论 召集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专家对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和数据体系进行反复的研讨论证,分析完善《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和数据体系》; 第四步:专家论证 召集国土资源部和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专家、法律专家、信息化专家对《江苏省国土资源业务和数据体系》进行论证和鉴定; 第五步:应用开发 业务管理软件的开发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当上述工作完成后,可委托具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经验的实体,开展软件设计开发,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即可投入使用。 (作者为厅科技处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