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蓝·芳华文化创意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200号,该地块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苏州金塔电子厂,后电子厂关停,原厂区内建筑一直处于闲置和低效利用状态。该地块土地面积为17444.77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房产建筑面积为23887.45平方米。2018年8月,江苏吴中集团下属江苏中元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江苏蓝园商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对该地块实施全面改造,打造为融合文创办公、影视、教育培训、商业设施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影视主题产业园。现该项目已吸引170余家企业入驻,包括苏影堂文化传播公司、三两声文化传播公司、五星影业公司、正杰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四时丰年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
二、主要做法(模式特征)
该项目在对原有旧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原有低效、闲置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引入文创产业。同时,对整个片区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功能,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和办公环境,真正实现了历史建筑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活环境提升的有机结合。
三、节地效果
该项目既实现了对既有老建筑的盘活和保护利用,又促进了影视、文创和科技产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了整个片区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形象品质的提升。该项目对该片区内餐饮、娱乐、交通、住宿及相关展览业、信息传媒业、策划业、科技研发等30的多个行业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可新增近亿元产值和超千万的税收,同时,提供了1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与企业落户苏州,助力古城复兴。
四、应用前景(使用范围)
在新增用地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助力城市发展的“主推进器”,特别是对人口密度大、功能承载多、环境容量小的老城区,必须要从“存量空间”中挖掘“增量价值”,通过有机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各地城市更新过程中,普遍存在面广量大的老厂房、旧学校、旧机关用房、古建老宅等一系列无法有效利用的存量建筑,按照类似于本项目的节地模式实施更新改造,既可以实现对古建筑、工业遗迹等存量房产的保护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引入了新的产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该项目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应用前景较好。
五、实践探索(政策价值)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存量土地、房产盘活利用的政策措施,如利用存量建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可执行保持土地使用权类型和土地用途5年期不变的过渡期政策,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受到项目认定、房屋安全和消防审核等因素的限制,对政策落地造成一定影响。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存量土地保持原土地用途和使用权类型不变,不拆除既有存量建筑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新的发展要求和产业导向加以盘活利用,具有较强的政策示范和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