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保障沿海开发科学布局为目标,系统开展江苏沿海地质资源、地质环境问题专项调查,摸清了滩涂资源家底,评估了岸线稳定性,构建了地质环境监测网,掌握了地面沉降形势,划定了地面沉降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为滩涂围垦规划调整、港口航道建设维护、地面沉降约束下的地下水科学管理提供支撑。
1. 项目概况
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布局,实现江苏沿海可持续发展。2012年国土资源部同江苏省共同投资启动了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地调局南京中心共同管理,江苏省地调院为实施主体,联合科研院校和地勘队伍共12家单位共同实施。项目运行三年来,基本查明江苏沿海基础地质环境条件,围绕地质资源与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2. 成果简介
(1)覆盖区基础地质研究获得诸多新认识,重新厘定了江苏沿海第四纪沉积体系,提出构造和海平面升降在苏北平原形成演化中起重要作用。
重点对经过盐城市区的盐城断裂带进行系统研究,为该地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精细研究江苏沿海三大地下水系统结构,查明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建立地下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
系统梳理划分了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沂沭河流域三大地下水系统系统,实现了地下水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分析了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区域地下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

(3)构建了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地质环境监测网,全面掌握了江苏沿海地面沉降形势,划定了地面沉降约束下地下水开采红线。
构建了监控地面沉降、岸线侵蚀淤积、水土污染、地下水咸化与海水入侵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地质环境监测网。目前建成地面沉降分层标7组,地下水监测孔47个,海岸线监测剖面30条,耕地水土质量监测点498个,布设了“三横两纵”地面沉降一等水准网1080km。
利用分层标、基岩标、GPS、水准测量及InSAR技术等多手段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查明了地面沉降现状与演化历史。

(4)基本摸清江苏岸线滩涂资源家底,评价了岸线稳定性。
查明江苏滩涂资源总量为2395 km2,其中高潮滩面积321km2,中潮滩面积411km2,低潮滩面积1662km2,在过去30多年中,以年均7.57 km2的速度增长,但匡围速度达年均50.33km2,远大于资源增长速度,可利用滩涂总量呈减少趋势。
(5)查明了南通地区100m以浅工程地质结构,评价了重要城市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
以南通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研究为基础,查明了工作区100m以浅的工程地质结构。并结合南通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论述了不同土地类型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有效规避工程建设地质安全隐患。

图4 江苏南通地区工程地质结构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