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第46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自4月下旬开始,地质找矿虚拟实验室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连续组织开展了科普宣传绿色行、环保微信微言征集等一系列公益科普活动。4月24日下午,来自南京市瑞金路小学的近百名学生来到地质找矿虚拟实验室,开启了参观地质信息化科普科研成果、感受智慧采矿新模式的新奇旅程,将地质找矿虚拟实验室科普基地纪念第4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实验室科普基地包括华东大厦一至四层,分别展示了地质找矿的历史沿革、勘查成就和最新发展,提供了大量异彩纷呈的矿石、化石、宝石资源,并重点在四层实验室内展示了地质找矿虚拟实验室在地质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智慧采矿成果。参观过程中,精美的梅山铁矿实景沙盘、勘探队员仿真人物、地质“老三件”展示柜、实体矿车矿井、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石岩芯、矿物资源馆内琳琅满目的矿石及化石精品让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找矿工作的孩子们大感惊奇,聚精会神地聆听解说人员的讲解,了解地球化学知识、了解国家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创事业的艰辛历程。
与博韬展示馆相较,让孩子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大厦四层地质找矿虚拟实验室科普核心展区。进入实验室后,首先吸引了孩子们目光的就是实验室地面上一条彩色的小路。这条小路由二十余张圆形地标组成,按照地球地质史年份依次排布,是实验室科普工作团队为了迎接小学生而精心挑选各地质年代代表性动植物、配以文字介绍自行设计制作的。科普人员的苦心没有白费,许多孩子蹲在地面上仔细研究地标,还有的孩子开心地和地面上的恐龙、三叶虫“合影留念”。与不能动的地标相比,实验室科研人员根据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实际勘探项目制作的纳米比亚工业园区实景凭借其极高的仿真度得到了孩子们挑剔而又满意的评价——“高大上”,而实验室的标杆产品智慧勘探平台转化而来的智慧采矿体感游戏最得孩子们的欢心——“好玩儿,这个勘探队员在跟着我动呢”、“以后我也想试试采矿了”……
除了展示实验室在地质信息化开发领域将地质工作和信息化工作相结合、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地质勘探工作向全新模式转换的成果之外,实验室还制作、提供了《向老一辈地质人致敬》专题宣教片,以李四光、王进喜等老一辈地质、采矿工作者的光荣事迹做主线展开宣传,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不辜负先辈们为大家开创的良好生活、成长环境。
整个参观结束后,基地还组织了“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小学生手印承诺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小学生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更加自觉的珍惜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解说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按在实验室准备好的蓝天白天背景布幔上,做出了“保护地球环境、保护生态家园”的庄严承诺。基地也向这些小卫士们赠送了带有实验室LOGO和二维码的穿山甲娃娃,希望孩子们把在这次科普活动中感受到的种种体悟延长并传播到更广范围中。
早在3月份,实验室科普工作团队就开始了这次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的策划、筹备工作,针对前来参观的不同科普群体设计了不同的参观、接待路线和方案,在实践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从侧重童心、童趣视角出发,实验室定制了吉祥物穿山甲娃娃,制作了“好玩”、“有趣”的智慧采矿体感游戏和科普地标,挑选、制作了色彩斑斓、吸引眼球的彩色印泥和活动布幔,并通过双向选择在实验室专职讲解员队伍中挑选出了更具亲和力、有“孩子王”气质的讲解人员为孩子们提供服务。
小学生参观科普服务是地质找矿虚拟实验室在此次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期间的重头戏,接下来,南京市中山门小学的学生也将来实验室参观。现在,实验室科普工作团队正在迅速总结经验,改进提升工作,力争为小学生们提供更加精彩、到位的科普服务。

小学生们在基地门口合影留念

小学生在二楼矿石馆听讲解员解说化石的形成

学生在四楼找矿体验区亲身体验


学生们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地球小主人”承诺墙上留下自己的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