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第44个世界地球日 > 地质找矿新成果
2012年省地调院地质工作主要进展
发布时间:2013-04-15 18:04  浏览次数:   来源:   [ ]

1、基础地质研究

2012年,我院继续实施江苏1:5万慈湖、柘塘镇、小丹阳、博望镇幅区调项目,在全面完成前期计划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地质调查任务353Km2、成矿产地(点)概略性检查8处、钻探1109m。通过项目的实施及资料初步分析,初步建立了测区基本岩石填图单元系统,划分出沉积岩与火山岩地层41个、侵入岩类15个、次火山岩类21个,深化了区内地质构造的认识。

1:5万慈湖、柘塘镇、小丹阳、博望镇幅区调》工作区物探推断地质构造图
 
 
      2012年新开长江三角洲重点地区三维地质填图(江苏)、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江苏地调院)、江苏1∶5万盐城市等13幅区调项目。长江三角洲重点地区三维地质填图项目完成三维地质填图面积12800km2,钻探6000.41m,地球物理综合测井6000m,采集样品8081件;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完成区域地质调查面积1600km2,钻探2157m,浅地震30km。项目的实施将为沿海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翔实的基础依据。
 
 
    
盐城—大丰地区0-3m地层三维结构示意图
 
 
阿克巴西麻扎尔西北铜矿化点
 
 
苏盖特别勒铜矿化点
 
 
依斯德克铜矿化点
 
 
萨日别来斯别勒铅锌矿化点
 
新疆西昆仑区调项目新发现矿化点野外照片
 
  2、找矿地质工作
    2012年,找矿地质工作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精神,以铁、铜、铅锌、金等矿产为重点,开展重要成矿区带、老矿山周边及深部的地质找矿工作。江苏省(含上海市)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进展处于全国领先位置,预测2000m以浅潜在资源总量:钼矿金属量8.06万t、银矿金属量2175.07t、硫铁矿矿石量1.80亿t、萤石矿矿石量129.63万t,显示了广阔的找矿空间。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已摸清江苏12个矿种资源家底和利用现状,为矿政管理提供了可靠资料,目前开展省内优势矿种石盐、芒硝的核查工作。镇江宝华山—巫岗铁铜矿远景调查在2011年度于伏牛山发现多层含铜、钼矿(化)体外,又在双顶山-巢凤山一线,经钻探验证物探异常发现矽卡岩型含铜磁铁矿体,取得了本地区找矿的重大进展;宁镇地区铁铜矿远景调查项目共圈定铁铜金多金属找矿靶区5处,发现了多处铁、铜、金多金属矿点、矿化点;溧水地区铁铜矿远景调查项目新发现了多处铜、金矿(化)点;江宁区上湾塘金矿普查针对32个化探异常中11个异常进行检查,发现8条金、铜矿(化)体,在溧水县金驹山金、多金属矿普查新发现多金属矿点4处;宁芜溧水火山岩盆地岩浆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对4个火山旋回的划分提出了新观点,分析了火山旋回与铁铜矿成矿的关系,为进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江苏沿海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项目

   江苏沿海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及苏中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对前人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完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面积16600km2,钻探6090m。通过初步调查和分析,对全区水文地质特征、不良岩土体以及地面沉降的发育分布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2)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苏州城市地质项目已完成报告和信息系统的审查,目前修改完善出版。通过项目的实施,查明了苏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三维地质结构特征,及矿产资源总量和优势矿产类型,提出了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建议,分析评价了地质遗迹资源的质量,

 

 
苏州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结构示意图
 
 
 
 
 
 
 
 
 
 
 
 
 
 
 
 
 
 
 
 
 
 
 
 
 
 
 
 
 
 
 
 
 
 
 
 
 
 
 
 
 
 
 
 
 
 
 
 
 
 
 
 
 
 
 
 
 
 
 
 
 
 
 
 
 
 
 
 
 
 
 
 
 
 
 
 
 
 
 
 
 
 
 
 
 
 
 
 
 
 
 
 
 
 
 
 
 
 
 
 
 
 
 
 
 
 
 
 
 
 
 
 
 
 
 
 
 
 
 
 
 
 
 
 
 
 
 
 
 
 
 
 
 
 
 
 
 
 
 
 
 
 
 
 
 
 
 
 
 
 
 
 
 
 
 
 
 
 
 
 
 
 
 
 
 
 
 
 
 
 
 
 
 
 
 
 
 
 
 
 
 
 
 
 
 
 
 
 
 
 
 
 
 
 
 
 
 
 
 
 
 
 
 
 
 
 
 
 
 
 
 
 
 
 
 
 
 
 
 
 
 
 
 
 
 
 
 
 
 
 
 
 
 
 
 
 
 
 
 
 
 
 
 
 
 
 
 
 
 
 
 
 
 
 
 
 
 
 
 
 
 
 
 
 
 
 
 
 
 
 
 
 
 
 
 
 
 
 
 
 
 
 
 
 
 
 
 
 
 
 
 
 
 
 
 
 
 
 
 
 
 
 
 
 
 
 
 
 
 
 
 
 
 
 
 
 
 
 
 
 
 
 
 
 
 
 
 
 
 
 
 
 
 
 
 
 
 
 
 
 
 
 
 
 
 
 
 
 
 
 
 
 
 
 
 
 
 
 
 
 
 
 
 
 
 
 
 
 
 
 
 
 
 
 
 
 
 
 
 
 
 
 
 
 
 
 
 
 
 
 
 
 
 
 
 
 
 
 
 
 
 
 
 
 
 
 
 
 
 
 
 
 
 
 
 
 
 
 
 
 
 
 
 
 
 
 
 
 
 
 
 
 
 
 
 
 
 
 
 
 
 
 
 
 
 
 
 
 
 
 
 
 
 
 
 
 
 
 
 
 
 
 
 
 
 
 
 
 
 
 
 
 
 
 
 
 
 
 
 
 
 
 
 
 
 
 
 
 
 
 
 
 
 
 
 
 
 
 
 
 
 
 
 
 
 
 
 
 
 
 
 
 
 
 
 
 
 
 
 
 
 
 
 
 
 
 
 
 
 
 
 
 
 
 
 
 
 
 
 
 
 
 
 
 
 
 
 
 
 
 
 
 
 
 
 
 
 
 
 
 
 
 
 
 
 
 
 
 
 
 
 
 
 
 
 
 
 
 
 
 
 
 
 
 
 
 
 
 
 
 
 
 
 
 
 
 
 
 
 
 
 
 
 
 
 
 
 
 
 
 
 
 
 
 
 
 
 
 
 
 
 
 
 
 
 
 
 
 
 
 
 
 
 
 
 
 
 
 
 
 
 
 
 
 
 
 
 
 
 
 
 
 
 
 
 
 
 
 
 
 
 
 
 
 
 
 
 
 
 
 
 
 
 
 
 
 
 
 
 
 
 
 
 
 
 
 
 
 
 
 
 
 
 
 
 
 
 
 
 
 
 
 
 
 
 
 
 
 
 
 
 
 
 
 
 
 
 
 
 
 
 
 
 
 
 
 
 
 
 
 
 
 
 
 
 
 
 
 
 
 
 
 
 
 
 
 
 
 
 
 
 
 
 
 
 
 
 
 
 
 
 
 
 
 
 
 
 
 
 
 
 
 
 
 
 
 
 
 
 
 
 
 
 
 
 
 
 
 
 
 
 
 
 
 
 
 
 
 
 
 
 
 
 
 
 
 
 
 
 
 
 
 
 
 
 
 
 
 
 
 
 
 
 
 
 
 
 
 
 
 
 
 
 
 
 
 
 
 
 
 
 
 
 
 
 
 
 
 
 
 
 
 
 
 
 
 
 
 
 
 
 
 
 
 
 
 
 
 
 
 
 
 
 
 
 
 
 
 
 
 
 
 
 
 
 
 
 
 
 
 
 
 
 
 
 
 
 
 
 
 
 
 
 
 
 
 
 
 
 
 
 
 
 
 
 
 
 
 
 
 
 
 
 
 
 
 
 
 
 
 
 
 
 
 
 
 
 
 
 
 
 
 
 
 
 
 
 
 
 
 
 
 
 
 
 
 
 
 
 
 
 
 
 
 
 
 
 
 
 
 
 
 
 
 
 
 
 
 
 
 
 
 
 
 
 
 
 
 
 
 
 
 
 
 
 
 
 
 
 
 
 
 
 
 
 
 
 
 
 
 
 
 
 
 
 
 
 
 
 
 
 
 
 
 
 
 
 
 
 
 
 
 
 
 
 
 
 
 
 
 
 
 
 
 
 
 
 
 
 
 
 
 
 
 
 
 
 
 
 
 
 
 
 
 
 
 
 
 
 
 
 
 
 
 
 
 
 
 
 
 
 
 
 
 
 
 
 
 
 
 
 
 
 
 
 
 
 
 
 
 
 
 
 
 
 
 
 
 
 
 
 
 
 
 
 
 
 
 
 
 
 
 
 
 
 
 
 
 
 
 
 
 
 
 
 
 
 
 
 
 
 
 
 
 
 
 
 
 
 
 
 
 
 
 
 
 
 
 
 
 
 
 
 
 
 
 
 
 
 
 
 
 
 
 
 
 
 
 
 
 
 
 
 
 
 
 
 
 
 
 
 
 
 
 
 
 
 
 
 
 
 
 
 
 
 
 
 
 
 
 
 
 
 
 
 
 
 
 
 
 
 
 
 
 
 
 
 
 
 
 
 
 
 
 
 
 
 
 
 
 
 
 
 
 
 
 
 
 
 
 
 
 
 
 
 
 
 
 
 
 
 
 
 
 
 
 
 
 
 
 
 
 
 
 
 
 
 
 
 
 
 
 
 
 
 
 
 
 
 
 
 
 
 
 
 
 
 
 
 
 
 
 
 
 
 
 
 
 
 
 
 
 
 
 
 
 
 
 
 
 
 
 
 
 
 
 
 
 
 
 
 
 
 
 
 
 
 
 
 
 
 
 
 
 
 
 
 
 
 
 
 
 
 
 
 
 
 
 
 
 
 
 
 
 
 
 
 
 
 
 
 
 
 
 
 
 
 
 
 
 
 
 
 
 
 
 
 
 
 
 
 
 
 
 
 
 
 
 
 
 
 
 
 
 
 
 
 
 
 
 
 
 
 
 
 
 
 
 
 
 
 
 
 
 
 
 
 
 
 
 
 
 
 
 
 
 
 
 
 
 
 
 
 
 
 
 
 
 
 
 
 
 
 
 
 
 
 
 
 
 
 
 
 
 
 
 
 
 
 
 
 
 
 
 
 
 
 
 
 
 
 
 
 
 
 
 
 
 
 
 
 
 
 
 
 
 
 
 

    初步评价了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城市规划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细化建立了第四纪地层精细结构模型,为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勘查、地质灾害地面沉降防治提供了坚实基础;首次建立了城市区域范围内的标准工程地质层划分方案,构建了精细三维工程地质模型,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管理和应急抢险提供了科学准确方便的管理工具;查明了苏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各含水层地下水资源量,利用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建设和精确模拟技术,首次提出苏州市利用地下水为应急水源地的建议对策,为城市水资源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系统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科学的管理、防治方法和措施;对城市范围内的土壤和浅层水地球化学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土地利用调整建议,分析了浅层水防污性能,为土地管理、开发、利用、保护从数量管理向质量管护转变提供了有效支撑。
镇江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按项目设计有序进行。

 

 

 

 

镇江城市地质调查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3)《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项目
  《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项目已通过野外验收,评定等级优秀。项目完成水文地质简测2078 km2,钻探5360.7m,热响应试验50组,抽灌水试验6组,测井3175.77m,样品分析1837组。通过项目的实施,初步了解了南京市地层结构、地热赋存条件、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和浅层地温场特征,初步划定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区,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4)《长江三角洲典型地面沉降区水土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面沉降区水土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已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野外调查与采样任务;典型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已经建设;较深入研究了苏锡常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酸化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水土污染监测的方法技术,并初步拟订了水土污染监测的方法技术草案。
5)环境地质研究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除沿海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项目启动外,又新开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控制管理与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其中苏锡
   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控制管理项目完成GPS点测量91个,基岩标分层标测量38组次,水准测量240km及15个监测点的维护;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调查1100 km2,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解译1100 km2,样品采集65组。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环境地质研究程度
 
大丰市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工程开工仪式
 
   2012年已基本完成《江苏省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项目各报告初稿。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并完善了地质环境综合区划思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及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题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区域划分;在上述6个专题区划的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地质环境综合区划,初步建立江苏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数据库。
 
 
《江苏省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专题区划分区表
地质灾害区划
重点防治区
一般防治区
 
地面沉降
重点防治区
滑坡崩塌
重点防治区
地面塌陷
重点防治区
 
矿山地质环境区划
重点治理区
一般治理区
 
重点防治区
一般防治区
 
山体资源保护区划
特殊保护区
适宜开发区
 
地质遗迹保护区划
重点保护(开发)区
一般保护
(开发)区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修复治理区
重点防治区
一般防治区
自然防护区
土壤污染防治区划
修复治理区
重点防治区
一般防治区
自然防护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以北)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淮河流域江苏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已完成报告的评审工作,下一步将做好成果的修改、出版和汇交。
 

淮河流域江苏平原地区集中饮用地下水适宜性评价

 

 

 

 

 

6)地质环境监测及气象预警
   2012年上半年,根据省内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及政府管理工作的需要,继续做好地质环境监测、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编制《江苏省地质环境公报》及《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年报》等报告,做好政府管理技术支撑。
7)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年5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同意建设天然气水合物等46个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83号),我院首次申报的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名列其中,为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