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第41个世界地球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0-04-20 00:04  浏览次数:   来源:   [ ]

  世界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随着资源要素状况的变化,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实际上是不断转换的。18世纪的时候,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和以中国为首的东亚,经济发展的模式差不多,经济发展的水平差不多,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后来英国为首的经济大踏步的发展,新大陆的发展、新资源的发展使他们的劳动力变得十分昂贵,劳动力便宜就用劳动力,资本便宜就用资本,机器便宜就用机器。而是资本和技术变得相对便宜,于是西欧就走了一条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一个发展道路,这可能是一个最初的分界了。

  而当时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劳动力很便宜,便宜到没有人有冲动去改变这种既有的生产方式,而这种便宜的劳动力由于劳动力素质的限制,缺少创新。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受资源逼迫的。马克思也是讲这个东西的,比如马克思讲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换,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最先是农业领域的一个概念,农业的土地特别广泛,可以广种薄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一种最大化的行为,后来土地的产权确定了,土地变得稀缺了,必须在一块土地上进行连续不断地深技术的耕作,于是集约经营就发生了。实际上就是资源要素状况的变化迫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不断地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识非常重要。从粗放到集约,从一个资源依赖的到一个节省资源,能够创造出新的、可替代的能源,这么一个经济发展的方式应该是一个很关键的转变。

  应当按照资源要素状况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按照我们已有的经济发展的阶段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中国真正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这30年是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的经济繁荣。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到它初级阶段合乎常理的是一个相对粗放的,相对追求一定规模的,相对追求一定数量的,这完全是合乎一个经济发展的逻辑的。

  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很大,已有的发展模式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发展方式的调整已经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的这么一个伟大的战略性的任务,是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式的目光的。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企业家同心合力,我们一定会建立起一个深刻的,与经济形势相适应,与自主创新能力相适应,与世界经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