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俗称“瓦斯”,它是成煤过程中生成、并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的自储式天然气体。最新的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显示,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约为31.46万亿立方米,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是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煤层气是近二十年在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具有采收率较高(一般30%~60%,最高可达80%)、发热量高(达33.44~37.62mj/m3)等优点,但是目前勘探开发成本较高,开发利用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开发煤层气这一新型能源对缓解国民经济发展中能源的供求矛盾,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煤矿瓦斯灾害,改善大气环境,以及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中国煤层气地面开发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上个世纪90年代,煤层气开发试验出现热潮,在不同地区开展了煤层气开发试验。经过十余年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施工先导性试验井组8个,各类煤层气井615口,其中多分支水平井7口。2005年,地面煤层气抽采不足1亿立方米,不到天然气总产量0.2%。目前在建的主要项目有:山西沁水枣园井组煤层气开发,生产试验井15口;辽宁阜新刘家井组煤层气开发,钻井8口,单井日均产气3000立方米以上;山西晋城潘庄煤层气地面开发,施工了175口煤层气井,日产气约10万立方米;山西沁南潘河先导性试验工程,计划施工900口煤层气井,到2005年底完成钻井100口,日产气约8万立方米。除上述4个开发项目之外,还有6个项目准备进入开发试验,即韩城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沁水端氏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大宁-吉县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宁武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沁水樊庄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和沁水大宁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地面煤层气开发规模较大的国内企业主要有中联煤层气公司、中石油煤层气勘探开发公司、晋城煤业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等。参与合作勘探开发煤层气的国外企业主要有美国格瑞克公司、远东能源公司等。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主要受煤炭资源分布的制约,两者的状况基本一致。中国煤层气资源量分布相对集中的有13个含煤盆地(地区),其中主要包括鄂尔多斯盆地(约11.3万亿立方米),晋中南含煤区(约4.84万亿立方米),吐哈盆地(约4.64万亿立方米),准噶尔盆地(约3万亿立方米),南华北盆地(约1.68万亿立方米),渤海湾盆地(约1.37万亿立方米),伊犁盆地(约0.92万亿立方米),萍乐凹陷(约435亿立方米)和湘中南地区(约181亿立方米)。上述13个含煤盆地(地区)的煤层气资源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 从上述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煤层气资源量丰富,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60%,对西北煤层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可为我国“西气东输”战略提供后续能源。因此,进一步开展西北地区低煤级煤层气资源评价与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