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利用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保密局的统一部署,2007年在全省开展了馆藏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到目前为止,省地质资料馆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已提前完成,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省厅保密委员会的合规性审查验收的单位。累计清理馆藏地质资料5265档,81684件,其中涉密资料15872件,占总数的19%,可公开利用的资料65812件,占总数的81%,通过清理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家底,解放了一大批资料,促进了公开利用。国有地勘单位的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正在按计划紧张而有序地向前推进,全省的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结束。 我省推进地质资料数字化成果的利用取得了可喜成绩,我省地质资料馆在全国率先实现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文字报告全文网上发布提供社会查询利用,目前又在开展1:20万全省地球化学测量文字报告全文网上发布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我省地质资料在线服务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共享程度。 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 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矿山储量地质测量),搞清矿山企业每年消耗的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为监督矿山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使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最终实现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这对于准确掌握国家矿产资源家底,督促矿山企业节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推进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矿产开发监管职能到位,实现矿产资源科学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先后出台了《江苏省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关于全面开展无水芒硝、石盐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全面开展地热、饮用天然矿泉水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编制下发了《江苏省煤炭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技术指南》、《江苏省地下开采矿山(非煤)储量动态监测技术指南》和《江苏省露采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技术指南》等三个技术性配套文件。通过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制度已经建成。目前,全省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工作的矿山企业数为2174家,占矿山企业总数2943家的74%。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是由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开展的全国性重大项目,根据国土资发[2007]192号文的精神,要求2009年底前完成,日前该项目已在全省正式开展。根据实施方案,我省需开展调查的矿种有煤、铁、铜、铅、锌、钨、钼、金、银、磷等22个,共计大小矿区312个,参与矿区核查的地勘队伍有7家、参加人员达70人,在规模和数量上均超过我省以往的项目。通过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和核查,一是可以摸清我省资源家底,盘活资源存量,确保优势矿种国内、省内矿产资源可持续稳步开发利用;二是可更新江苏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创建一套与国际接轨、适合国家和本省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可为我省源矿产资源规划的制定、宏观调控和资源安全以及“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的实施,提出科学性、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