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46亿年前,在地球的内部重力收缩和放射性衰变发热等的作用下,地球内部的物质也发生了变化,一些物质出现了局部熔融的现象。在重力作用下,本来处在地球外部的较重的物质开始慢慢下沉,液态的铁等重元素沉到了地球中心,形成地核。同时,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上升,逐渐形成了地壳、地幔、地核等圈层。 紧接着就是地球大气层的形成。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全部跑到了宇宙空间。后来,地球上的温度上升,地球内部的物质重新组合,地球内部气体也上升到地面,形成地球大气层。这层大气在绿色植物出现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它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大气层。 距今约30―4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原始生命出现后,人类给地球的发展划分了五个“代”,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一代还被划分为若干个“纪”。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通常意义中人们所说的“地质年代”。 距今24亿年的太古代,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已在地球表面形成。地壳活动频繁,火山时而爆发。铁矿在这个时候形成,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距今24亿―5.4亿年的元古代,地球被大片海洋掩盖着,晚期才出现了陆地。地球上的生物到此时已发展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古生代距今有5.4亿-2.5亿年,海洋中已经出现了多种门类的生物,有些已经走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一些高大茂密的植被森林后来都变成了大片的煤田。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从距今2.5亿年一直到距今0.65亿年。这个时候恐龙称霸一时,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出现;蕨类植物逐渐被裸子植物所取代。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地球进入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在此时有了大的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最终导致了人类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