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土地上,36幢11层以上标准厂房,876家企业入驻,每年10多亿元税收产出……
这是位于江苏省无锡滨湖区的工业设计创意园创造的经济奇迹。这样的奇迹,得益于滨湖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在有限的资源空间里创造出了更多的效益。
558家企业没有一根烟囱
初夏时节,滨湖区处处草绿花红、莺飞燕舞,令人流连忘返。这个昔日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地区,如今工业烟囱已难觅其踪,取而代之的是研发大楼、云计算中心、生命科学园、工业设计园、科教产业园……
近年来,滨湖区大力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目前全区云集了国内外558家工业设计研发及创意产业,专业设计人员近3000名,形成了以汽车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研发、模型和工具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自控系统设计、新型能源利用开发、服务外包等为主要内涵的创意产业格局,同捷汽车、中科芯、奥泰克、万象设计等一大批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设计企业先后在此扎营。2012年,558家工业设计企业实现税收2.11亿元,占新兴产业总税收的70%。
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自2012年9月开园以来,已引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中科院电子所传感器网络信息技术中心等一大批研发机构,盈达聚力、埃姆维等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企业也相继入驻园区,预计2013年可完成销售15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无锡(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信息中心是滨湖区2012年建成的第65家创意产业企业,尽管中心只是一幢占地0.3亩的大楼,也没有一根工业烟囱,但年利税预计达1.2亿元。
对滨湖来说,发展创意产业也是受现实情况所“迫”。区委书记、区长袁飞告诉记者,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滨湖区乡镇企业曾经开创了农村工业化的新局面,但进入21世纪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模式后继乏力,“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粗放式增长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在无锡市119.5公里的湖岸线中,滨湖区占了112.6公里,环境保护的压力非常大;257.89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1/4是山林地,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
土地利用进入“3D时代”
行走在滨湖区工业设计楼宇之间,可以欣赏到蠡湖风光,也可以找到咖啡厅、书店、网吧,就是见不到大片厂房,也见不到企业的大门和围墙,更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主任金亮告诉记者:“如今我们园区土地利用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平面空间,而是已经进入了3D时代,对每一家企业和单位,我们都有一个三维坐标,能具体定位到某一栋楼的某一层。”
为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滨湖区引导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过渡。运用经济和行政等手段,促使那些占用资源多、产出效益低的企业有序迁出,为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发展腾出空间。对搬迁腾出的地块统一规划,80%的存量土地用于开发高层研发大楼,同时对新上项目企业设置两道门槛:一道是产业门槛,即入园企业必须是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另一道是产出门槛,即企业销售收入必须达到每平方米2万元和每平方米税收800元。
这些年,占地面积大、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老企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现代新兴产业园区。联创大厦、佳诚国际等11个高层大楼全年完成销售150亿元,税收2.33亿元,其中联创大厦以超7000万元的成绩,在滨湖区18幢单幢“超千万”楼宇中居首,启航大厦、工业设计园孵化基地等楼宇的单位产出超千元。蠡园经济开发区突破一般普通厂房一层或二层的建设格局,在120亩的土地上建成了9幢5层和2幢13层的高标准生产研发厂房,容积率达到1.5以上,亩均投资强度达1200万元,亩均产出达1080万元。
滨湖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戴岳明对发展创意产业体会颇深:“创意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不需要依赖更多的资源,不带来环境污染,不需要大量固定的土地,需要的是好理念、好创意。”
产业转型新“引擎”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近日对滨湖区发展“创意产业”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滨湖区充分利用存量土地,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完善产业链,加速产业化,促进创意产业规模化,力争通过2~3年努力,实现工业设计千家骨干企业、万名研发人员和百亿美元产出。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产出率,滨湖区委、区政府提出发展方式由外延式扩张为主向内涵式提高为主转变,发展形态由工业标房和研发楼宇到商务办公综合体转变,发展途径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突出工业设计、集成电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先进制造、楼宇经济等重点产业,启动RBD高端研发商务中心,全力打造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国内领先的现代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如今已成为滨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坐落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已吸引中外企业近百家,其中既有国内外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世界级大型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也有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如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药明康德新药开发公司等。国家生命科学园副主任周天一介绍说:“科学园已形成医疗、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外包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以年均35%的速度稳定增长。”
无锡市工业设计创意园里有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企业162家,其中85家企业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荷兰TNT公司进区投资设立子公司,引进了以盛迈克科技、来德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技术水平领先的企业。
“如来如愿”,这是无锡滨湖灵山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形象宣传语。而滨湖区近日公开征集的创建全国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宣传口号中,也有两条类似的宣传口号:“如意如愿”、“如约如愿”。戴岳明是这样向记者解读的:“如果有创意,就能梦想成真;如果走集约之路,‘美丽滨湖’的愿景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杨应奇 薛建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