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昨天由省国土资源厅、省土地学会主办的高层论坛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开发商围绕“土地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的一席讲话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房地产价格与宏观调控反方向运行,不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这样‘空调’下去,政府公信力必定受到挑战,也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面临诸多挑战:价格泡沫增多;土地管理弊端突出;住房保障力度不足等。”宋林飞的观点直指要害。 对于近期南京市有关部门调控措施引发的争议,宋林飞认为,尽管其具体举措有待优化,但其取向与时机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政府可以干预市场,但不能随意干预。南京近期房价上涨已经进入“非常时期”,因而政府采取“非常手段”是必要的。地方政府如果对于过快上升的房价放任不管,就是政府职能缺位,就是不负责任。 宋林飞认为,现行土地制度与管理中的弊端是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政府垄断土地供应一级市场,是土地价格上涨的源头。应该促使土地一级市场产权主体多元化,探讨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市场统一的途径和阶段性措施。“小产权房”的出现是农民将土地收益最大化的尝试,是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分享利益的一种途径。在二战以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让农民以土地致富,避免了农民成为城市贫民的现象。从一些地方的情况来看,同一地区的小产权房比大产权房价格低30%左右。有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已经拆除没收了一些城镇的“小产权房”,但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宅基地属村集体所有,在不占用耕地和扩大宅基地的前提下,多出来的楼房是村集体财产,村委会有权利处置。宋林飞认为,农民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应允许探索,并及时总结与规范,以形成更具活力的土地市场。尝试以土地入股房产的方式,让农民出售土地后也能享受今后土地的增值效应,随着“土地红利”的上升逐年享受溢价。《江苏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