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概况
经江苏省科技厅和江苏省财政厅批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于2004年完成“江苏省无机材料测试服务中心”(下简称中心)建设,2005年加入了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即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江苏省科技厅最早建设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之一。中心依托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优势资源,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精良。十二五期间,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服务成效显著,获得省大仪平台理事会授予的“江苏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2011-2012年度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近3年的检测服务对外开放统计情况如下:2013年1077项(省外141项);2014年1294项(省外192);2015年1637(省外183)。

二、定位与主要研究方向
中心履行平台开放服务的承诺,积极开展对外检测服务,范围涉及地质、无机材料产业、冶金、石化、医疗卫生、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农林、交通、铁路和地下交通、工业和民用建设工程及军事建设工程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中心为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苏省地勘基金、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国土厅、省属市县的项目提供检测技术支撑。中心注重对外技术交流及自身科技创新,2012年度,主办了首届江苏省地质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并出版了论文集、承办了第二届江苏省无机光谱分析应用技术研讨会。中心是南京晓庄学院和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也是江苏省建设厅指定的培训单位。为高校和社会提供的技术培训工作得到了相关高校和省建设厅的高度评价,充分发挥了平台公益性职能。



4、为司法部门公安侦查提供技术支撑
2011年8月,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在侦破一起矿石盗窃案的过程中找到了我中心,委托为该案件提供支持,以便在对犯罪嫌疑人起诉中提供确凿的技术证据。涉案标的为1200多吨矿石,我中心利用多种大型仪器联合检测确定被盗矿石的性质和品位。证明了所采样品与犯罪现场堆放失窃的矿石是一致的。为警方举证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得到了雨花台警方和报案单位的好评。
5、为空军南京新机场建设保驾护航
2010年6月,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经过多方考察,与我中心签订了《六合机场工程共建实验室合作协议书》,决定由军方出资建设、我方提供技术及人员,建立“现场检测中心”,全面负责空军南京新机场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为南空“建设一流机场”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中心利用手中的技术及仪器资源对工程质量技术问题严格把关,把可能的工程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了工程安全顺利完成。2013年6月,中心的南京空军新机场现场实验室被江苏省科协授予“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服务站”。

三、主要科技创新
1、以优质检测服务支持无机材料产业发展
2012年,江苏某公司因为其含锆陶瓷纤维毡产品中锆含量始终不能准确定值,严重影响产品的配方工艺确定和产品质量。该公司联系本中心委托测试,根据中心的检测结果调整产品配方,最终得到了满意产品;江苏某硅铁稀土合金公司委托我中心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人员通过探索性试验,确定了产品中杂质镁、锰、钙、钡、铝及稀土合量检测方案,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公司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2、关注民生,为透析用水质量把关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南京军区总院委托我中心对医院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指标进行检测。技术人员利用等电感耦合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加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建立了科学合理配套方法。中心检测透析用水的能力在我省卫生行业中已经得到公认。近几年来,中心每年为省内外数十多家医院完成透析用水的检测。
3、跨学科领域服务,为古文化研究提供科学证据。
2013年,我中心承担了南京博物院委托的多批次江苏境内的遗址或墓葬中的土壤样品及古玉样品的检测任务,利用中心多种先进大型仪器设备对样品成份分析进行检测,对古玉中的微量矿物结构进行剖析,提交了详实的土壤组成技术报告,为考古人员研究江苏古代的墓葬习俗、制造文化甚至气候条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我省考古工作者揭开了蒙在古吴越文明脸上神秘的面纱,掀起了江苏古文化的盖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