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2022世界海洋日 > 宣传活动现场
南通市局海洋日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21 14:06  浏览次数:   来源:   [ ]

  一、以策划定基调,扎实做好活动前期准备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三到位”为抓手,全力摆正工作姿态,提升前期准备成效。一是人员到位、组织有序。承办任务下达后,第一时间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职能处室负责的工作专班。并以专班为平台,结合属地宣传、区域特点,形成了线上市局抓总、线下各地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沿海侧重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沿江侧重海洋经济发展成效的宣传口径,充分凝聚了系统宣传的江海合力。二是资金到位、物尽其用。考虑到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其保护宣传除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外,还涉及沿海园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多部门。本着群策群力的理念,除系统内提前足额落实宣传经费外,还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等工作相结合,全渠道拓展宣传成效,活动期间全市累计投入经费超1200万元。三是方案到位、精推细敲。提前着手活动方案编制,主动寻求省厅相关处室、单位支持,积极听取沿海地区、海洋保护机构意见建议,历经八版、历时三个月,敲定最终活动方案。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时将方案调整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积极对接省市相关媒体平台,最大限度确保了后续宣传覆盖面。
  二、以互动强氛围,立体展示江苏海洋风采
  始终抓牢抓实新媒体这一宣传主阵地,以“云端”为平台,以人文共话、魅力展示为手段,全力聚焦海洋关注,全面展现海洋风采。一是“云端”共话。开辟“共话海洋发展”专栏,先后邀请海洋管理工作者、海洋龙头企业、海洋保护机构等社会各界海洋代表近20人,通过视频、声音、文字等形式为海发声,倾诉海洋故事,共谋向海而兴。专栏内容在省市县三级系统公众号全领域发布,累计观看人次近万人,相关内容被中国文明网、交汇点新闻、南通发布等媒体转载。二是“云端”科普。开展“拥抱海洋 守护蔚蓝”倡议签名、“知海·爱海·护海”科普知识竞答活动,开辟“海洋科普宣传”专栏,累计推出11期科普知识,吸引系统内外近万人参与,在云端成功掀起爱海护海的宣传热潮,被南通发布、江海晚报专题报道。三是“云端”展示。举办“魅力海洋 美丽江苏”海洋日主题摄影大赛,以短视频、照片的形式,全面回顾近三年江苏沿海开发、海洋保护、海洋产业发展等工作成效,累计吸引千余人参与,相关获奖作品在省厅、我局公众号展出,相关阅读量近万人次,为全省自然资源形象倡树添绘了海洋亮点、提供了南通样本。
  三、以线下蓄特色,全力提聚南通宣传声势
  围绕海洋主管职责,立足形式多样,以基层基础、服务对象为重点,全力提升海洋宣传的社会参与度。一是强调宣传服务化。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海洋经济服务为抓手,在“大通州湾”沿海园区、涉海龙头企业、重点用海主体等范围,开展海洋日入户进企专题活动,累计宣讲海域管理、海洋经济、海洋预报减灾等业务政策十余场,较好地实现了宣传与业务融合。二是强调宣传基础化。在崇川区、通州区、海门区、海安市等地小学、幼儿园,开展“蓝色小卫士”“百亩画卷绘自然”“妙趣童心 相约‘海洋梦’”等签名打卡、海洋科普特色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海洋类科普读本近千册、播放海洋科普视频近百场次,吸引师生、家长参与两千余人次。市域常规化开展社区驻点宣传、海报标语张贴等活动,通过专栏展板、电子展示等方式开展现场宣传近百处,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画册近万份。三是强调宣传生态化。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主题,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特色活动,在如东县、通州湾示范区等海域开展7场涉海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入资金超千万,放流对虾3亿余尾、梭子蟹730余万只、鱼苗1400余万尾,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注入了更强活力。

 

 

 

 

 

南通市海洋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