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回顾 > 2022世界海洋日 > 海洋经济发展
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2-06-08 11:06  浏览次数:   来源:   [ ]

  江苏临海拥江,区位优势独特。近年来,全省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湖海呼应、人海和谐,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9248.3亿元,“蓝色引擎”作用持续发挥。


 

2017-2021 年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变动情况


  一、富有特色的江苏海洋产业
  (一)海工船舶业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体系齐全,产业链条长,产业规模、发展质量、发展速度一直稳居全国前列,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占世界市场份额年均超过15%,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省。
 

海洋船舶制造


  (二)海上风电产业
  江苏沿海滩涂广袤,近海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建设条件优良,已成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重点省份。全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海上风电发电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全国第一个符合“双十”的海上风电场、全国唯一的海上风电母港。


海上风电


  (三)海洋渔业
  江苏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吕四渔场和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全省正加快推进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海洋牧场示范区,培育壮大高效特色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


  (四)滨海旅游
  江苏独特的山海风貌、湿地滩涂、岛洲沙滩以及海滨文化组合,形成一条绵延不绝的滨海生态旅游带。


滨海旅游


  二、江苏海洋科技力量
  (一)蛟龙号
  中船重工702所牵头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二)天鲲号
  造岛神器“天鲲号”由上海振华重工启东公司建造,是国内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船。


天鲲号
 

  (三)奋斗者号
  “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由我省中船重工702所研究制造。


奋斗者号


  (四)极地探险邮轮
  招商局重工江苏公司制造的“招商极地邮轮1号”,是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开辟了“邮轮中国制造”的先河。


招商局豪华邮轮


  三、江苏海洋经济管理
  (一)创新出台《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起草实施全国首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得到自然资源部陆昊部长肯定。


《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宣贯座谈会
 

  (二)海洋经济统计监测覆盖全省
  在全国率先将海洋经济统计监测由沿海设区市延伸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全省所有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均明确海洋经济管理职责,南京、泰州、常州等沿江设区市增挂海洋经济处牌子。


全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业务培训会


  (三)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省域全覆盖
  起草报送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江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指导沿海沿江地区同步编制“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实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省域全覆盖,在全国首创。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省域全覆盖


  (四)海洋经济调查首家通过验收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在全国首家通过国家级验收,并取得优秀等次。

  (五)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和示范区获国家认可
  深化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南通示范城市首家通过国家验收,并取得优秀等次;组织开展连云港、盐城示范区建设及自评估,相关经验做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示。


海洋经济创新示范验收会议


  (六)推进海洋军民融合发展
  起草的《〈海洋军民融合发展规划(2019-2025)〉江苏省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家由省政府办公厅、省军区办公室联合印发实施。
  (七)建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省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试点单位,完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试点,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