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局贯彻落实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月20日、21日,我局分别召开党组会和局务办公会议,分层次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国土资源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大会等会议精神,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的部署要求,结合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土资源工作实际,紧扣“尽心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总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国土资源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总抓手,按照“照镜子、抓整改、求实效”要求,早照镜子、早抓整改、早见成效,切实提升全市国土系统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能力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岗位进一步优化。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行政审批、执法监管、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各项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和避免腐败行为发生。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全阳光”运作,努力做到各项业务全环节留痕。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作风,简政放权,应当放给市场的放给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能够放给社会的放给社会,激活社会管理,拓展发展动力。
二、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
按照省政府“牢牢守住‘三条红线’、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配合做好专题调研,并形成成果。抓住不动产登记的机遇,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强化各级对资源的“底线”思维、“红线”意识,树立强烈的土地“资源观”、“资产观”和“效益观”。探索划定耕地保护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边界、城镇用地边界,实行刚性规划管控,促进城镇建设“生态化”。进一步加强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在确保占补平衡的基础上,确保补充耕地的质量。规范推进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创新试点,推进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实施,促进城乡土地资源有序流动。深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用地,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狠抓推进实施,提高农地综合产出能力,发挥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在优化城镇和产业用地结构中的生态支撑作用,实现开发强度、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三线均衡”。
三、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
深入普及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方式,实施节约集约绩效考评,推动节约集约整体水平上台阶。全面评估、适当撤并乡镇工业集中区,停止对一批乡镇工业供地。全面推进企业用地“标准制”,完善“一无四超”考核评比,根据企业用地绩效,分类实施“优先供地、限制供地、停止供地”。多途径推进节地模式,对标准厂房类用地全面推行弹性出让。大张旗鼓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宣传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以节约集约统领国土资源、资产、资本的能力,注重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将用地、管地的责任交给企业、交给群众,激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国土资源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共同节约集约用地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完善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等指标控制标准,完善产业用地供地政策,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建立重点行业和区域土地利用常态化评价制度,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处置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争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以高标准厂房建设先进地区、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创建等为抓手,探索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新途径,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优、发展集约。
四、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
注重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新时期加强土地管理的突出主题。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求,把切实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作为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宗旨意识的实际行动,作为支撑“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发展大局的重中之重。十分注重落实群众的安置补偿、社会保障、土地发展、财产收益等多项土地权能,激发出群众对土地的“主人意识”。继续深入推进维护群众土地权益专项行动,细分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编写宣传手册,开展巡回宣讲,着力为群众办好实事、切实为群众解决难题,体现国土部门落实群众路线教育的实际成效。在此基础上,特别重视在土地整治、征地拆迁等工作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探索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管理制度,研究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与转让的相关政策,指导各地有序加强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五、切实强化执法监管
突出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和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两项重点,以强有力的执法监管推动土地利用秩序持续向好,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建立全方位、全覆盖的土地执法巡查体系,动真碰硬强化基层土地执法,及时有效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区)和土地管理模范乡镇创建,对土地管理重点乡镇采取约束措施,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与管理行为,始终保持土地执法监察高压态势,以对违法违规用地“零容忍”、“既查事又查人”的鲜明态度,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查处一批重大典型违法违规案件,全面实现“零约谈、零问责”目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 的土地管理“新格局”要求,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组织实施层次,增强政府对于土地管理的主体责任,深化部门共同责任机制,建立起“大家管、大家用”的共同责任机制和长效机制。
六、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将中央、省部署的土地制度改革事项落实到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以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流转为重点推进土地管理改革,探索土地资源综合统筹与合理配置新办法。加快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体制和机制,适时研究出台加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管理的措施。十分注重对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引导和监管,稳妥审慎、规范有序的推进。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的流程规范,精心设计土地流转的操作机制,并把城市土地出让的成功经验延伸到农村建设用地市场范畴,真正实现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同地同市、同价同权”。突出以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为目标,强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区域内规划空间、计划指标和土地整治实行“一张图”、“一盘棋”,有度、有序调节各类土地指标。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统筹城镇布局与发展、用地结构与效率、城市建设与土地规划相衔接,引导城乡建设用地有序流动、综合利用,以土地统筹支撑和体现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