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一年来,我局在省国土资源厅和苏州市局的领导下,结合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实际,从五个方面着手,坚持以节约求发展,以集约促转型,引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体做到“五高五新”,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持续提升资源保护和保障水平。
一、高起点修改规划,构建保护资源新格局
以新一轮规划修改为契机,结合“四个十万亩”上图落地,高起点谋划,建立保护资源新格局。一是抓好一个整体布局,按照区镇联动的思路,统筹安排用地时序,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二是做好“两规”衔接,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衔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三是促进三个“集中”,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建设用地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集聚,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二、高效率盘活存量,腾出转型发展新空间
盘活存量土地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需要。一是大力开展已批未开发土地清理处置专项行动,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收回一批,开工一批,调整一批;二是针对用而未尽土地,通过有偿收回、分割转让、项目嫁接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对低效用地,建议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工作实施意见》,通过实施停产关闭、搬迁转移、优化提升、兼并重组等方式,力争用三年时间腾出土地15000亩。
三、高水平市场竞争,建立土地出让新模式
2013年,我市首次开展经营性用地集中招拍挂,建立土地出让新模式,形成高水平市场竞争,倒逼用地单位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一是严格控制供应总量,每年年初由各区镇上报出让计划,市招拍挂领导小组综合考虑前两年供地情况、开工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供应总量。二是合理确定底价,在集中出让前深入调查研究,合理确定集中出让地块底价,积极引导市场需求;三是谨慎设置竞买前置条件,充分评估前置条件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四、高标准土地整治,建立资源集聚新平台
以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进土地复垦整理,确保农业四个“十万亩”上图落地,积极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是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力度,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将农村土地复垦和新增量指标进行配比,对农村土地复垦整理成效突出的区镇,给予用地指标奖励;三是将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调整利用、存量土地盘活等纳入对区镇领导的考核,最大限度调动区镇的积极性。
五、高效益利用资源,实现节约集约新成效
面对规划和空间上的制约,新增量计划越来越有限,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产出效益,一是坚持“三个优先”的供地机制,实行优质项目优先供地,重点项目重点供地,一般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二是加强用地批后监管,建立工业项目履约保证金制度,推动企业早动工、早投产、早出效益;三是细化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双控模式,切实将新增量用地向产出效益高、用地面积少、投资强度高的方向倾斜,最大限度提升新增建设用地产出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全省国土资源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切实履行国土部门工作职责,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开发强度红线、生态环境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