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34个全国土地日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扬州举办,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解读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政策、交流典型经验。本次活动发布了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第二批典型案例和节地模式(技术)典型案例,启动了“耕地保护进万村”主题宣传活动。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梁,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出席活动并致辞。厅领导崔娟、林颢、孙卫东、孙林华、李如海、葛素琴和扬州市副市长汤卫华等出席活动。
张国梁指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扎实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他强调,要始终牢记耕地保护“国之大者”,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坚决遏制新增“非农化”、有效解决“非粮化”,把资源安全底线守得更“牢”。要持续推进全省“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全力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1+3”重点功能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主动对接省级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报批,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把省域国土空间布得更“优”。要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提高资源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把绿色低碳发展保得更“好”。要健全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更大力度做好审批服务、不动产登记、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把资源资产权益护得更“细”。
潘国强指出,近年来,扬州系统构建“一区一带、一心三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坚持空间提优、管理提质、利用提效、盘活提量、服务提速,扎实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扬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不断强化“管控、约束、补建、激励、惩治”多措并举的立体保护体系,全面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深入开展产业园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打好“调控增量、挖潜存量、提质降耗、循环高效”组合拳;不断健全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使守耕地红线、促节约集约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
本次活动由省厅和扬州市政府共同主办。活动现场,厅耕地保护监督处、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国土空间规划局等处室局负责人分别解读了耕地保护、推进城市更新、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方面的政策要求;无锡市、宝应县、盐都区等地介绍了当地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和严格土地执法的实践探索。现场还表彰了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优异地区、土地执法模范单位、2023年度“江苏自然资源好新闻”“十佳新闻”作品,并启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
全省各市、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厅有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中央驻苏和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了活动。(厅办公室 扬州市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