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下午,省厅在南京召开第31个全国土地日纪念大会。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厅长刘聪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表彰了2020年度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县(市、区),并邀请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作“高品质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
刘聪指出,耕地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必须拿出“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耕地严格保护水平再提升。全省系统要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的新要求、新举措,按照全面“严起来”的工作要求,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动摇,坚决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好、建设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和激励机制,严格规范用地审批,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上加严加强执法监察。刘聪强调,节约集约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好机制,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再提升。全省系统要认真落实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优化资源要素空间布局。深化自然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用地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形成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规范有序、资源利用集约高效的现代土地市场体系。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更大力度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和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供地模式。深入推进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和全省节约集约综合考评工作。刘聪强调,改革创新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必须打造“实用性”的工具箱,推动深化改革水平再提升。全省系统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补齐制度短板,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全省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提升系统治理能力,正确处理好计划分配与市场配置、行政管理与社会调节等关系,积极营造“大治理”环境。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不断完善自然资源政策法规体系,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难题。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增强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能力。提升源头治理能力,坚持标本兼治,解决工作中具体的重点、疑难问题,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治理保障能力,加快建立我省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实现全要素、全过程自然资源“一张图”管理。刘聪要求,各地要以纪念第31个全国土地日为契机,充分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统和新兴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向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传递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好声音,用实际行动珍惜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推动形成节约、绿色的社会新风尚,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合力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公众的自觉行动,凝聚起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刘聪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全省系统要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大的自觉、更强的信心、更实的举措,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科学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持续提高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徐州市、南京市雨花台区、无锡市锡山区等23个市、县(市、区)获评2020年度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县(市、区);5个县(市、区)获评2020年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步奖;5个县(市、区)获节约集约利用资金奖励。
在宁厅领导,厅二级巡视员,厅副总规划师,省纪委监委驻厅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厅机关四级调研员以上干部,厅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省土地学会负责人,2020年度全省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地区代表,各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有关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会议。(厅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