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播报
国土资源部2013年科技奖揭晓我省三项成果榜上有名
发布时间:2013-10-09 08:10  浏览次数:   来源:   [ ]

    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告,我厅推荐的3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一等奖第一名,“长三角村镇土地规模利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信息化创新研究——‘智慧勘探’系统工程建设及应用”两个项目获得二等奖。与去年相比,我厅获奖项目数量、奖励层次均有所提高,在全国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中位居前列。今年以来,我省国土资源各个领域不断注入科技元素,强化科技引领,加大资金投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教兴省”、“科技兴地”战略的实施效果日益显现。
    今年我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获奖项成果体现出三个新特点: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国土资源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获奖的三个项目中,两个与长三角经济区有关。通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覆盖长江三角洲全区的地面沉降多技术方法监测体系,深化了地面沉降防治理论,研发了国内首个区域性地面沉降信息管理和决策平台,创新了地面沉降防控管理模式,保障了沪杭、京沪高铁以及沪宁城际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推动了国内重点地面沉降区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形成。针对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村镇土地规模利用评价技术体系,探讨了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与镇区规划的“两规”协调模式,完善了空间规划要素配置,深化和发展了土地综合整治内涵,总结提炼出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村镇空间规划和土地规模利用模式。二是瞄准技术前沿,解决资源勘查和灾害监测的重大技术难题。“智慧勘探”系统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综合性的地质找矿信息化建设方法体系,建立了面向地勘单位的地质找矿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地质工作模式,形成了数字采集系统、地质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地质找矿业务综合服务系统三大研发成果,实现了地质找矿工作的智能化。“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利用InSAR、GPS技术快速了解全区地面沉降趋势,利用水准测量技术精确掌握重点区块地面沉降情况,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实时分层、监控区域地面沉降和重大工程沉降动态,开展了多方法集成、多尺度融合的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了全时空地面沉降监测网,提高了地面沉降监测精度和效率。三是发挥优势互补,推进产学研结合。在获奖成果中,充分发挥江苏省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力量的优势,特别是打破省(市)界限,与行业顶级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了国土资源监测与探测技术的研发能力,实现了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省厅将以此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各领域科技要素的投入,通过科技创新,为江苏实现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增长做贡献。(厅科技处 地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