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央广网——江苏徐州: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探索区域合作创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3-27 09:03  浏览次数:   来源:   [ ]

央广网徐州3月11日消息(记者王姝姝)2015年3月1日,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在江苏徐州颁发。2025年3月1日,十年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4省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北、宿州、枣庄、济宁、临沂、菏泽、商丘等10个城市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省际合作再扩容。

 

徐州市自然资源登记中心副主任刘辉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此之前,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都已经在不动产登记业务上有所设计、遍地开花,各有各的特点。

 

目前,江苏各城市依托全程网办系统,已经率先探索了一些不动产高频业务的“跨省通办”。刘辉介绍,徐州市在2020年就会同淮北、枣庄、商丘探索了4市的“跨省通办”,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工作主要面向异地出差工作生活、本地没空来线下窗口的市民及企业办事员,以及不方便来现场的老龄人等特殊人群,业务包括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跨地域和线上办理的模式避免了办理人员因对流程、材料不熟悉,而多次往返两地的情况。

 

申请人可通过全国一窗办事平台、江苏政务服务网在线实名注册,选择要办理的业务,通过人证比对、身份核验、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保障流程合规和数据安全,登记申请业务提交后,由属地不动产登记机构核验审查材料。根据群众申请领证方式可以进行证书邮寄,也可以到大厅现场领取。

 

“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便捷度的问题。个人高频业务的办理,在半个工作日,最长不会超过1个工作日。”刘辉表示,这项工作的背后是身份信息认证、税收等数据信息的流通,涉及多部门配合,也是技术手段逐渐成熟的结果。

 

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地缘相近、人员交流频繁、经济联系紧密。如今,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政策的实施,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正有效突破地域行政限制,推动区域资源的高效流动与科学配置。

 

“下一步,四省十市将进一步协商,分析各自具备条件,‘拿出’自身长处优势,探索城市间的创新合作模式,加强区域合作。”刘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