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有条件地区适度超配停车位,有条件地方提高中小学停车设施配建指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立体或地下停车设施。记者1月1日获悉,为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近期提出一系列规划和土地支持政策措施,以推动城市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停车综合治理。
据了解,这些政策措施包括5大类16项具体举措。在规划引领上,我省支持各地编制(修编)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将涉及空间利用的内容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鼓励有条件地区适度超配停车泊位,进一步提高新建大型综合医院、高品质住宅等建筑停车配建指标,新建居住区停车配建指标可超过每百平方米2个。尤其指出,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增建停车设备突破原规划建筑高度的,无需修改详细规划;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利用空闲地增设停车场所的,无需办理规划许可。
在降成本、激发市场方面,此次政策措施提出,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已建成住宅小区内增加停车设施建筑面积可不增收土地价款。探索“停车+服务”,允许公共停车场配建一定比例的附属小型便民设施,提高资本回报率。
措施提出了综合疏解停车矛盾的路径,即统筹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持续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加快建设全龄友好慢行系统。重点在停车矛盾突出的医院、中小学校、老旧小区、热门景点、核心商圈等区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网络和站点布局。
措施还提出在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和老旧小区重点区域开展综合治理。如医疗机构,加密医院周边路网,改善拥堵交通节点,采取组织单向交通,设置即停即走限时车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中小学校停车设施配建指标,新建学校配套建设地下接送中心,在早晚接送高峰期为家长接送车辆提供临时停车位;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利用周边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利用内部空间建设立体或地下停车设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