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如何进一步完善全省地质灾害的专业化监测网络,全面提升地质灾害智能化防范水平?10月24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实现连续20年无人员伤亡。为提升江苏地质灾害防范水平,江苏省五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全面开工。
“江苏经济发展快、开发强度高、人口密度大,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其危险性及危害性较大”,地勘处处长叶黎伟介绍,全省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833处,威胁总人数1.12万人,威胁财产10.13亿元;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181处,威胁总人数0.86万人,威胁财产6.53亿元,主要分布于宁镇、徐连、环太湖等低山丘陵区,以滑坡、崩塌以及地面沉降为主要灾害类型,多发于汛期、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期间。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1起、险情7起,由于应对迅速、处置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额财产损失,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而截至去年年底,已实现连续20年无人员伤亡。
“目前,我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相关工作正加快推进,省级负责实施的工程有两项,主要是完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叶黎伟说。省级负责实施的第一项工程是江苏省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建设项目,通过织密突发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监测站网,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的地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为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重要基础支撑。项目计划在全省突发地质灾害易发区、风险区和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新建27个自动化监测站点和4个综合监测站点,并对20个现有自动化监测站点进行更新升级,同时建成全省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全省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与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工作全流程的“平台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预警一体化”。第二项是江苏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工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区地质安全与地面沉降灾害防治需求,构建覆盖全省的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网络,提升全省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能力现代化水平。工程计划在全省地面沉降易发区新建地面沉降监测站16个,改造已有地面沉降监测站14个,开展自动化监测,并建成江苏省地面沉降智慧监测管理平台,实现对全省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的高效集成管理。地方负责实施的有三项,分别为: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路西社区金陵公寓9栋后侧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常州溧阳市天目湖镇东渚村西渚岭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和镇江高新区五洲山村新农25号滑坡隐患点治理工程项目。
记者获悉,江苏省五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已于6月25日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将在年底前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