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江苏省自然资源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力改革创新,保障民生发展,从颁发全国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率先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出台省级不动产登记条例,到首推“一窗受理”“交房(地)即发证”“带押过户”等多项改革举措,不动产登记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跑出了便民利企“加速度”。
一是推动“小窗口”成为便民“大阵地”。2017年,江苏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一窗受理”,一窗办结交易缴税登记,获得群众一致好评。此后,全省加大改革创新步伐,始终将群众满意度放在首位,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探索实行税、费“一次收缴、后台分账”,联动办理水电气过户业务。在此基础上,推出“线上苏小登”服务,将“一窗受理”拓展至互联网平台,做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全省高频涉税业务“全程网办”“跨省通办”。
民法典施行后,江苏又率先出台省级不动产“带押过户”文件,指导各地全面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服务,有效降低了不动产交易成本。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不动产登记服务,有效支持全省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实施,满足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
二是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企业发展。江苏在省级层面出台分幢(层)登记指导意见,对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厂房,企业可以申请按幢、按层登记,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求。同时,支持地方围绕产业体系招引上下游项目,助力企业强链补链延链,保障企业进得来、留得下。今年,各地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登记需求,常态提供“交地即发证”“交地即抵押”“拿地即开工”“竣备即发证”等全链条服务,帮助企业“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有效减少企业时间成本和资金压力。
三是多措并举化解“登记难”。江苏积极探索国有和集体建设用地统一配置、建设、登记机制,省级层面出台指导意见明确登记发证路径,有效解决企业同时使用国有和集体两种权属的建设用地但不能办证、无法融资交易的现实难题,切实保障了企业合法财产权益。该政策出台以来,全省共办理“跨权属”不动产登记200余宗,相关做法被写入2024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全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同工作机制,持续攻坚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做到“发现一起、跟办一起”,形成长效化解机制,累计解决166万余套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其中通过集中攻坚行动成功化解60.7万套安置房未办证问题。
(单雨辰 祖云峰 伏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