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原称马驮沙,又名骥江、骥渚、马洲、牧城,约成陆于三国·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前。成陆前仅一孤山屹立江中,后因海潮逆江,泥沙沿孤山之麓积聚而成陆地。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三国国君孙权的部队在此牧马,故有牧马大沙及牧马小沙之名(后被称为马驮沙)。
靖江位于下扬子三角洲苏北平原地带,构造上属四级构造单元的下扬子台褶带的次一级构造单元──江阴、常熟穹断褶束的一部分。境内有一独立丘陵──孤山,余皆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以横港为界, 南低北高,多在黄海高程2.5~4.5米。
靖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季风环流势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冷寒少雨,春秋冷暖、干湿多变。
靖江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南端,东南西三面环江,南与张家港市、江阴市、武进市隔江相望,东北至西北与如皋、泰兴市毗连。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1°56′-32°08,东经120°01′-120°33′之间,全市土地总面积664.76平方公里。全市设有1个街道,8个镇,5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8个行政村,3558个村民小组,608个居民小组。配合沿江开发战略目标,设有国家级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新港城、城南园区、城北园区、新桥园区)和省级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个经济开发区,另设有市政府城南办事处、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办事处和滨江新区办事处。市政府驻滨江新城。全市总人口68.5万。
靖江地处苏锡常、宁镇扬、通泰扬三个经济区的交界处和苏南、苏北交通咽喉位置,向东距上海156公里;向西至南京191公里。江阴长江大桥横跨长江,贯通南北。京沪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广靖高速公路、姜八公路、江平路等道路穿境而过,使靖江成为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十分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