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六月份全市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好差评”评比会议,会议邀请市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市资规局相关业务处室及村书记代表参与现场讨论和评分。本次会议对全市8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进行现场打分,其中,高新区委托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浒墅关经开区(镇)九图村村庄规划内容体系完整、问题导向明确、实操落地性强,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有陪伴式规划服务且实施效果较好,最终被评为“较优”村庄规划。
九图村位于苏州高新区东北部,地处浒墅关经开区(镇)路东三村,该片区北接相城区,南邻姑苏区。九图村与青灯村、华盛社区共同组成了高速公路以东的圩田乡村聚落。
1、村庄认知以问题为导向,连片编制统筹乡村发展
根据《苏州高新区(虎丘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及在编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镇村布局规划(2023版)》,浒墅关路东三村共计自然村28个,其中集聚提升类村庄17个、搬迁撤并村庄1个、其他一般村庄10个。
2019年,浒墅关考虑以连片方式将路东三村统筹编制村庄规划,期间规划历经村民访谈、专家论证、村内公示、村民委员会审议等程序,于2023年10月获得区政府批复。与太湖沿岸片区、通安树山片区共同组成高新区仅有的三片村庄聚集地区。

2、充分征求村委村民意见,多方参与共同确立村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三村应统筹地区要素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抓手、以发展新型一体化乡村社区为目标,落实民生改善,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结合,推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打造城市西北部的美丽田园,塑造浒墅关镇乡村振兴示范区。

3、尊重乡村发展条件与建设项目,坚持先策划后规划
规划从“城中田、门口地、水岸居”的定位出发,提出三大规划发展策略。
策略一:融入城市生态格局,保水乡圩田的田园生态格局。
规划凸显水乡肌理特色,积极融入南侧虎丘湿地公园的生态格局,打造城市“ 四角山水”西北绿楔。

策略二:走城乡互动的乡村振兴路径。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形成基于基本农田保护的特色农业项目。同时引入数字智能化种植场景,打造无人机农场、数字智慧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示范,进一步扩展产业链,引入农业衍生产品加工、传统蔺草加工等;并基于农业资源、特色文化、生态本底等三村一体化统筹形成一系列农文旅节点。
策略三:创宜居宜业的乡村人居环境。
规划提出拓宽局部道路,改善村民出行环境,新增乡村微型公交环线并提出打造乡村特色慢行道,串联村内主要节点。并根据村庄人口规模,增加配套服务设施。

4、规划从用地到空间,形成村庄设计内容的无缝衔接
在村域规划的用地布局下,对自然村展开村庄设计,以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并有序指导农房翻建。

5、陪伴式规划服务,乡村各方面实施成效显著
规划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到现场跟踪。5年来,规划师一般每月到村里一次,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
规划引入“路演”模式介入项目建设。结合具体施工项目,在现场与乡镇领导、村干部、施工队长、设计人员一起,边看、边讨论,并提供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