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国办发〔2019〕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切实提升法院“执行力”,7月14日,省高院执行指挥中心黄涛副主任、省不动产登记中心虞红兵副主任会部分市法院、登记中心相关领导一行15人就苏州市不动产线上查控系统开展专题调研。

“执行难”问题长期困扰着法院,也是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据统计,2016至2018年间,苏州全市共办理不动产查封案件34.5万件,涉案金额531亿元,执行压力巨大,传统的“登门”执行方式,在对被执行人不动产进行查询、查封、解封时,执行法官需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现场办理,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不高,亟待通过数据共享、技术创新加以破解。为此,2019年4月28日,苏州市资规局与苏州市中院克服困难、通力合作,通过制定接口标准、拟定操作规范、签订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不动产线上查控系统。市中院与市资规局通过“一点接入”实现十板块“全市通查、全市通办”,有效打破了传统“一车两人跑三次”登门执行方式,全面提高了司法执行效率,为构架完善不动产登记与司法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不动产执行信息化提供了生动样本。截至目前,苏州共完成不动产线上查询161332次,线上查封12425次,线上解封1374次。

座谈会前,调研组在苏州中院指挥中心参观了不动产网络查控系统实体化运作的情况,法院查控专员进行了全流程演示。座谈会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项鸿生副主任从技术角度介绍了苏州通过建设数据中间库、信息共享实现“一点接入、全市通查、全市通办”的具体做法。参会人员针对线上查控系统的相关流程和研发路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例如如何保证查询数据质量,如何区分线上线下材料的查封顺位,如何确保线上提交材料的及时办理等。
会议结束时,调研组对苏州两部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成的线上查控系统给予了高度肯定,一致认为苏州为全省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树立了不动产创新服务“标杆”。同时指出,线上查控系统的建设关键就在于技术开发流程的优化、操作的规范和时间节点的把控,黄涛副主任认为,系统开发可以“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法院和不动产登记要解放思想,紧密合作,进一步开拓创新,学习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年底前在全省各市全面建设线上查控系统,并探索建设全省统一查控平台。
苏州中院执行指挥中心、信息处,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