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苏州交通区位优越。根据国务院最新批复,苏州将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规划健全交通网络,全面提升综合交通区域辐射能力及市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中午,在高铁苏州北站的候车室里,带着行李去往全国各地的旅客络绎不绝。今年春运期间,苏州北站预计发送旅客80万人次,日均近2万人次,同比增长6.67%。

苏州北站客运值班员韩雪梅表示,出发客流高峰预计在本周五、周六、周日,大概日均在3.2万人左右,主要是去往北京、河南方向。

【效果图】
苏州北站地处苏州市域中心,是国家高铁“八纵八横”大动脉京沪线和通苏嘉甬高铁的十字交汇处。为进一步提升客运运能,苏州北站改扩建计划2月底开工,2027年底与通苏嘉甬同步通车运营,新建站房建筑规模约17万平方米,远期年旅客发送量预计达3352万人次,这也是苏州建城史上投资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

苏州高铁枢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永明表示,扩容提升后的苏州北站综合枢纽线站总规模为10台24线,并预留2台4线发展空间,其中既有京沪高铁场2台6线,通苏嘉甬高铁线场站规模4台10线,城际铁路线站规模为4台8线。苏州北站将按照“站城融合 产城融合 环境融合 文旅融合”的建设目标,建设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日前批复的《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多层次交通圈层,苏州北站与虹桥枢纽联动建设国家级高铁枢纽;规划构建“丰”字型高速铁路网络,完善城际铁路和普速铁路网络。相城区抢抓通苏嘉甬铁路建设机遇,正加快构建“双十字”铁路网络。

相城区委常委、副区长、苏州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梁智垚表示,在区域交通层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强化苏州北站国家级铁路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空铁联运,深度联动上海虹桥和无锡硕放机场,完善通用机场协同运输网络,扩大航空运输覆盖面,立足骨干航道网,强化城区骨干航道网络,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在市域交通层面,注重沟通南北,联动东西,成为市域一体化的重要支点。

在市域交通层面,《规划》明确构建市域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打造“45分钟市域交通圈”和高品质城市交通系统。以广济南路站为例,一系列车站改造让原有的地下空间焕然一新。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红军表示,自然光引入到地下,打造一个明亮的空间,和苏州图书馆联合打造了城市阅读的新空间——星连书站,引进了国际国内知名的连锁品牌,把食堂搬到地下来,改造完之后对广大市民开放,通过一系列站点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家门口的生活配套服务。目前计划是在今年2025年要打造200个站厅商铺,全面推广、快速复制。

“十四五”期间,苏州轨道交通迎来高速发展,累计开通5条线路,形成“九线联运”网络格局,全市线网运营里程达350公里。下一步,苏州将全面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的“以‘轨道+’为主导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江晓峰表示,按照“以人流和经济为中心”总体思路,正在加快推进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的报批工作,强化对重点片区轨道交通覆盖,本次建设规划以构建城市快线骨架为主,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人口岗位覆盖,探索构建“地铁+”生态,为市民乘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增值体验,助力城市垂直生长,有效支撑苏州国土空间发展。
来源:苏州新闻
记者:孙宜灏、李海鹏、丁达祥
编辑:孙轶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