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科学普及
古树名木的文化故事
发布时间:2023-10-31 15:26  来源:沭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江苏省:根据最新统计,江苏共有古树名木26277株,散生8759株,群生17518株。江苏范围内距今时间最久的城市古树已有2218年,13个地级市中有11个地级市至少拥有一棵1000年以上的城市古树。近日,江苏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林业局对全省古树进行盘点,分树种盘点了全省树龄位树种之首的近逾千年的十大“树爷爷”。

  

  按年龄排“树爷爷”前三甲分别位于宿迁、南京、镇江,最长距今已有2218年

  

  据了解,江苏省内最古老的古树位于宿迁市项王故里景区,树种是槐树,树龄2218年。省林业局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称,树高12.5m,胸径1.43m,冠幅15m。史料记载为“项王手植槐”。据说这棵槐树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16岁时离开家乡时亲手栽种。虽历经两千多年,但这棵槐树依然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排名第二的古树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上方村,是一棵银杏,距今已有1805年历史。胸径480厘米、冠幅12米、高度19米,长势很旺盛。溧水石湫上方村的这株“银杏王”,乍一看像是三棵树,那是因为它巨大的肢体已经一分为三,中间最粗的那棵是真正的银杏王。
   
  排名第三的古树位于镇江市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华山四组,也是一棵银杏树,距今有1519年历史。胸径186厘米、冠幅13米、高度39米,长势良好。
   
  分树种论,全省散生古树名木以苏州最多
   
  全省散生古树名木以苏州最多,总株数为2277株,占比为26%,无锡、南京两市次之。古树群391个,17518株,以徐州最多,为8823株;其次是泰州,为6621株。古树群中有35个果树群,8732株,树种有板栗、梨树、柿树、枣树、石榴、杏树等。
   
  古树名木虽然年纪长,但并不“娇惯”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根据江苏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林业局的最新统计,江苏共有古树名木26277株,散生8759株,群生17518株。
   
  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会不会比较特殊?“其实和普通树木并无不同,只是更加精细化,并且尽量减少人为干预,避免改变古树名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山陵园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专门的园林绿化小队精细化管理这些百岁、千岁“老寿星”,在正常的浇水、施肥、松土、病虫害防治上更精细化。
   
  树木生长都是从小树慢慢长到大树,因此营养吸收才是关键。营养吸收不好,树木就开始慢慢枯萎,因此要注重对树木的营养吸收和修剪。树木的养护就是在秋季进行剪枝,为了春季的树木更好地展枝发叶。
   
  通过对树木的检查和修剪后,有“病”的树木就能得到很好的救治,树木就能生长得更加茂盛。
   
  各树种十大“寿星树”(括号内为树龄)
   
  1 槐树(2200年)【位置】宿迁市项王故里景区
   
  2 银杏(2000年)【位置】邳州市港上镇曹楼村三官庙、苏州市吴中区陆巷村
   
  3 圆柏(1900年)【位置】苏州市吴中区司徒庙
   
  4 红豆树(1500年)【位置】江阴市顾山镇红豆村红豆院
   
  5 黄杨(1500年)【位置】苏州市吴中区紫金庵
   
  6 紫藤(1315年)【位置】江阴市中山公园忠邦亭
   
  7 腊梅(1280年)【位置】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镇龙泉寺
   
  8 榉树(1012年)【位置】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莫厘村
   
  9 七叶树(1000年)【位置】宜兴市太华民望
   
  10 白玉兰(805年)【位置】连云港市南云台延福观院内路西孔雀石南
 

 

  

  沭阳县: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组织人员对全县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一次拉网式全面、细致的普查登记,对树龄为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实施一级保护,对树龄为200年至299年的实施二级保护,对树龄为50年至199年的实施三级保护,对树龄为30年至49年的作为古树后备资源。受到保护的古树名木上都悬挂了蝴蝶状的“古树名木保护牌”,牌上注明树种、科属、树龄、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其正常生长。于1508年栽植在新河镇周圈花园里的“卧牛望月”刺柏,是受到保护的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长的,据说它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从皇宫带来的,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生长完好,是新河镇花园的镇园之宝,也成为到新河旅游的必看景点。
  
  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沭阳县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摸清全县古树名木资源,不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根据统计,全县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共计293株,其中涉及银杏、榔榆、柿树、麻栎等11种珍贵用材树种;板栗、银杏、柿树、榔榆等21种古树名木。新河周圈村、山荡村、颜集徐口村等6处板栗古树群共计1024株。
 
  据了解,在我县所有古树名木中,年代最悠久的是一株刺柏,目前已经520年树龄。位于紫藤花园小区的紫藤和国槐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我县任县令期间亲手所植。目前已经有280年的树龄了。对此一藤、一槐,附近居民都亲切地称之为“袁公藤”、“袁公槐”。
 
  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相关单位采取了安装护栏、避雷针、砌树池、复壮沟、土壤改良等保护和养护措施。此外,我县还将对符合条件的树木实行分级保护,充分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爱惜、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