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南通市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现将2024年度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将法治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计划,切实做到法治建设工作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单位)、基层所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优化机构设置。推进执法机构改革,调整内设机构,撤销监察大队,设立行政执法科,调整执法监督与法规科具体职责。三是强化培训教育。制定2024年教育培训计划,以用定学,开设“专家讲堂”,邀请省、市法律专家、业务骨干、法律顾问围绕民法典、不动产、规划、林业、土地管理等领域开展法治培训10余次。
(二)优化服务举措,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一是开展“自然先锋月月行 服务一线通民心”活动。深入一线基层服务、政策宣讲32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8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60余次,化解各类难题近30件。二是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开展贯穿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一码管地”项目研究,统筹整理、全面摸清自然资源管理各类业务数据家底和数据脉络,以不动产单元代码为基础,创建编码体系和土地赋码机制,为地块创设唯一身份识别码“土地码”。三是优化审批服务流程。首创规划批前公示与土地挂牌公告同步模式,探索实行“规划设计方案和规划许可合并联审”机制。系统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测绘事项,建设测绘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
(三)加强执法监管,规范文明执法。一是创新行政法律服务机制。制定《行政执法工作指引》,“条目式”“列表式”梳理执法各环节期限和风险点,以行政法律服务提档升级,推动有效预防行政执法风险和化解行政争议。二是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优化升级自然资源实时智能监管系统,提升智能监管覆盖面和预警准确性,确保违法用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三是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57件,代表、委员满意率100%。加强门户网站和公众号建设,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422件。
(四)推进八五普法,深化法治宣传。一是传统节日普法,亮点频闪。“4·22”世界地球日举办“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徒步活动。“6·25”全国土地日开展“耕地保护进万村”活动,走进通州电视台《平安法治通州》栏目,以《做保护耕地的实践者》为题,以案释法。“12·4”宪法宣传日联合司法局、法院等多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走进《平安法治通州》,开展耕地保护进万村”活动获评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进万村主题宣传好项目称号。二是坚持普治并举,融合执法。坚持将普法融入履职过程中,在服务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实时普法,主动对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开展普法宣传,有针对性地以案释法、以法析理。三是加强基层普法,精准普法。采取“1+13+N”模式,以机关为核心,联动13个基层所,辐射带动N个宣传节点,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宣传网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基层所一线服务、前沿阵地的作用,深入镇街、村居、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建设项目现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工作领导。制定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召开局党组会听取研究法治建设工作情况2次,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基层所、内设机构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严格落实选人用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干部选拔任用严格把关。
(二)抓实关键少数。制定2024年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集中学习12次,研讨交流6次,将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纳入学习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制定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必学清单,落实学法用法制度。
(三)坚持民主决策。带头严格执行局党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提高议事决策的合法性、民主性、科学性,提升领导班子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有待提高。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法律法规庞杂,政策文件更新快,普法宣传、政策服务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四、下一年度计划安排
(一)丰富法治宣传形式。继续抓实行政执法人员法治能力提升,开展送法入企、普法进村活动,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宣传质效。
(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抓实执法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及时发现整改行政执法不规范的情形,提高行政执法质量。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开展基层走访活动,优化服务举措,推进审批服务高效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