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6.25”全国土地日专题
纪念第27个全国土地日
发布时间:2017-06-25 10:37  来源:如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

“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姜大明部长在2017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为契机,进一步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的要求。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全国土地日的意义

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引导人们节约用地、合理合法用地;珍惜土地,认识到土地的宝贵价值和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宣传土地保护意识,号召人们积极爱护土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一多三少。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18亿亩。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是试点的大前提,决不能逾越。”

9.96等。2014年12月17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该公告显示,目前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等别总体偏低,中、低等耕地面积占耕地评定面积的70.6%。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高,分别为8.29等和8等;东北地区和西部 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低,分别为11.23等和11.35等。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耕地保护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们必须把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我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42.05万亩,涉及15个镇245个村,保护区15个,设置了永久基本农田宣传牌、标志牌和界桩,对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

   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除法律规定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的以外,其他任何建设都不得占用。城市建设要跳出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实现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发展,不得侵占永久基本农田搞新区,也不能以各种园区、开发区名义非法圈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基本农田五不准

    1、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2、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3、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4、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5、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但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