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战略引领优空间。科学绘制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张蓝图”,推动“一枢纽五城市”功能定位和“一主三副多组团” 市域空间结构顺利落地。高质量完成全市“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完成《南通市沿江沿海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牵头完成《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长江口协调发展行动》编制工作。《南通城市空间统筹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通过专家评审。南通市区滨江绿道规划研究(沪苏通大桥—苏通大桥)形成初步方案。《南通市快速路规划及重要节点可行性研究》正式发布。《南通火车站站前区布局及交通组织研究》等完成最终成果专家论证。
二、坚持服务大局保发展。加大“招商引资突破年”服务保障力度,25个省重大产业项目、23个省重大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171个市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实现应保尽保。14个已投放资金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全部保障到位。新出海口一期新增填海造地工程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处置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再开发低效用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工作。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过调整住宅用地竞买保证金比例、制定“优质优价”备案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控。
三、坚持严守红线护资源。统筹推进全要素、全周期的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分解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面压实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的耕地保护考核责任机制,层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全面推行林长制,组建“一长两员”工作队伍,提升林长制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坚持助企纾困惠民生。围绕“营商环境提升年”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度93.32%,不见面办理率、事项进驻率、在线服务提供情况均达100%。推动“拿地即开工”,将市区二手房交易由原先的“三日领证”全面提速为“半天领证”,不动产登记和水、电、气过户实现联动办理。全省首家实现全市域不动产登记查询证明“掌上办”。建设用地审批“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评分位列全省前列。
五、坚持夯基固本促管理。深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平衡表编制和委托代理机制部级试点工作。全国率先探索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立体确权登记管理“一张图”,被自然资源部推广。完成《南通市地下管线“一库多平台”可行性研究》。研究推进县市实景三维建设试点。组织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组织地下水位监测和地面沉降监测,新增76个监测点和450公里水准线路。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监测体系、精细化预警报服务体系、预警报信息服务平台等系列建设,为应对海洋灾害提供有力信息支撑与保障。
六、坚持从严从实强党建。“机关先锋”培树、“书记项目”评选获得表彰,获评全省系统党建业务融合“十佳”案例,蝉联全省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以实绩评价选用,推动干部队伍高素质专业化。推行“四个一”日常教育和“五个前”节点教育工程,实施针对性提醒教育,推动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法治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作风建设“十聚焦十查摆”,有效打造防范风险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