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市规划资源局制定的南京市地方标准《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三维地籍信息模型表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
《规范》共分为8个部分,规定了三维地籍信息模型的基本要求、表达及数据质量要求,从对象语义、几何形态、空间位置等六个维度对自然资源与不动产、“权”和“籍”、复合产权体等多对象、多要素、多时序、多权利进行表达,细分了地籍对象的层次及其演化过程,弥补了传统LADM地籍模型的不足。
市规划资源局严格按照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进行编写,将规范性、实效性、指导性贯穿标准起草全过程。
2022年9月-11月,该标准被纳入2022年度第一批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成立标准起草组,召开启动会议,制定编制计划。
2022年12月-2023年9月,采取实地调研、专家论证、试验研究、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起草,讨论并形成标准草案。
2023年10月-2024年8月,组织业内专家评审,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送审稿。
2024年9月-2025年1月,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南京市地方标准审查会,起草组根据审查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审。1月,经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规范》正式发布。
《规范》的发布有助于推动南京市三维地籍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为拓展地方地籍信息服务功能,提升地籍信息共享水平,实现地籍信息多用途开发利用以及智慧城市的运营管理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